刘峰,大家眼中的活雷锋,乐于助人、踏实沉稳、阳光开朗。当得了好兵、做得了木匠、上得了前线,生活在大家的崇拜与敬意里。却陷入了感情的漩涡,为了一个叫“林丁丁”的女人冲昏头脑,声誉毁于一旦。在战场上,他勇敢无畏、冲上前线与敌人激烈搏斗,为救战友而负伤,在生死关头,却因一时执念选择放弃生命,得救却落下残疾。
在战役的间歇期,指导员劝他换人守护阵地,先去处理伤情。当时他完全可以听从建议,也有条件可以换人值岗。并且那时主要战役已过去,战况并非十分紧急。他说想守着战友们的遗体等车安全运走。在这种情况下,先去处理伤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可是,他没有。手臂的动脉被子弹打穿,血流不止,他只是瘫在地上,目光闪烁着失落,悲愤,望向远方,惦记着那个并不在乎他,也不值得在乎的人。
电影旁白:他不想活了,他渴望牺牲。只有牺牲了,他平凡的生命才可能被写成一个英雄故事。他的英雄故事可能会流传很广,很远,也可能被谱成曲,填上词,写成歌,流行到一个女歌手的歌本上。那个叫“林丁丁”的女歌手,最终不得不歌唱他,不得不在每次歌唱的时候,想到他。
镜头转向林丁丁,她的确在歌颂英雄,只是,她的歌声里,真正住着的人可能并不是他。
而这次无谓的牺牲,一时的情绪倾向,让他永远失去了那只手,落下残缺。
刘峰被人落尽下石,被组织误会,抛弃,被大家议论。可是,清楚的人都知道,他不是这样的人。他还是那个在众人眼里为大家排忧解难、乐于助人、阳光开朗的活雷锋啊!每次从北京回来,都帮大伙带这带那,不嫌麻烦不嫌累,连猪跑了他都去帮忙。这一丝一毫大家都看在眼里,只是谣言的力量太大,伤人太深。但日久见人心,一定是可以“平反”的。当教导员说出 “很多英雄伤的不只是身体,更是精神与心灵” 的时候,林丁丁是在偷偷流眼泪的。不只是眼泪,时间也会洗刷这场误会的。
时至中年,他靠着辛苦的送书工作为生,生活拮据。车被没收,被人讹诈,被欺负,身边的人不知道他的身份,并没有善待他。他的残疾也成为妻子离开他的重要原因,这样的生活并不应该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所“遭遇”的。但也是他自己开始选择的。
勇敢不是鲁莽。
记得一句话:“真正的伟大不是为了某件事壮烈的牺牲,而是为了某件事卑贱的活着”。
印象很深,高中时寝室门口种着一片草地,为寻求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定理,许多人都踩踏着青草到门口。时间久了,草地自然留出了一道泥巴小路,那上面的小草已被人们的脚印踏平了,埋在泥土的黑暗里,不见阳光。
寒假回来,发现那片草地已被管理员用绳子围了起来,那条小路竟消失了,被踩踏过的小草已经抽出新芽,春来草自青,被人践踏甚至惨遭“蹂躏”过的草,在假期这短暂的间隙中,仍抓住机会钻出泥土,重新生长,绽放生命,展露绿意。它可能也相信,只要支撑好信念,终有一天会有人为它竖起围栏,来“平反”的。不以为人们提供方便为名义,甘愿牺牲永久埋没泥土,而是被人践踏后,依旧坚强 “卑微”的活着。
是的,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古往今来,受过凌辱曲解的事例数不胜数,而在其中勇敢活下来,继续奋发图强的,成为了真正的被人们铭记的英雄。大家熟知的司马迁,遭遇宫刑之辱,依旧顽强的继续生活,创作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除了他本有的才学,更重要的是他敢于活下去,振作起来,不怕被外人指点的勇气。而这,也终为人们永久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永垂不朽。
刘峰为救战友而受伤,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勇敢无畏都值得我们敬佩。但为他人付出的同时,也应管理好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不作无谓牺牲,才是对大家对自己最好的交代。
当时如果刘峰调整好情绪,回归理性,不匆忙做出决定,很有可能挽救那只手,不留下遗憾影响以后的生活。可是,当时孤注一掷的发泄情绪,以自己的生命为赌注,押注在那个不在乎他的人身上,即使成为人们口中的英雄,那个人也依旧不会回心转意。
然而,多年以后,当朋友拿出林丁丁的照片给他看的时候,他依然露出了笑容,他心里可能仍然是愿意的,这份爱是执着的,是无私的。
爱可以没有理由,但生命有理由!生命承载的不只是自己的人生,也寄托着家人朋友的牵挂。不要以生命作为赌注,因为你生命的背后,不只是你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