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难忘的一次旅行

我最难忘的一次旅行,是第一次到北京。

北京,中国古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那传说中皇帝居住的紫禁城,军事要塞万里长城,更有那“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情结,无不彰显着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北京梦。


北京情结

我们那年代,并不流行旅行,一是经济问题,二是没有氛围。不过我从小就有一个远行的梦,去流浪,流浪远方,看看那山那水。这起源于课本上描绘的北京、西湖、兵马俑......三毛的撒哈拉沙漠,武侠小说的天山、少林寺、武当山......看的书越多,越想出去走走。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去北京,是我第一个梦想,所有旅行目的地的首选。忙忙碌碌,一转眼,岁月追着人跑,我终于带着老爸、孩子,跟孩子的同学一家人一起出发去北京了。

我们一行人都是第一次到北京,可想而知,是多么激动而兴奋的事情!老陈是另一个孩子的爸爸,退伍兵,经常参加马拉松跑步比赛,有他在,我们很安心。特别是我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出门旅行挺让人担心的。

老陈来之前做了行程攻略,每一分钱都做了预算,他说去哪,我们就去哪。我爸崇尚老一辈艰苦奋斗的精神,节约、走路,本来就是融入血液里的东西。每次商量什么,两人都是一拍即合。

第一站 圆明园。
老陈不愧是跑马拉松的,喜欢运动,能走路的不坐车,能公交地铁的绝不打的,有小吃摊绝不进饭馆......一切节俭环保。从住处走路,找到地铁站,一个钟;再到景点,一个半钟;到了景区,其实挺累的了,老陈又做起了讲解员,给我们介绍圆明园的前世今生,俩孩子听得非常投入,每到一处,老陈都能讲出一段故事来。那沉甸甸的历史感,好像穿越到了面前,爱国主义油然而生。以至于后来逛到腿软,我们还坚持走呀走的。出景区的时候,天都黑了。一路走路加地铁回到住处,又花了两三个钟头,虽然饥肠辘辘,我们还是坚持回到住处再吃,按老陈说的,做什么事情都要一件一件做到最好。玩得那么累,半路停下来吃东西,会泄劲,那股坚持的劲没有了,一会就很难走路回去了。

第二站 天安门
疲累中进入梦乡,还未梦周公呢,老陈又把我们所有人叫起床,凌晨3点出发去天安门看升旗仪式。“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当我们到达天安门的时候,孩子们轻轻地哼起了歌声。天安门广场挤满了人,当激越振奋的国歌奏响的时候,国旗护卫队庄严肃穆地冉冉升起五星红旗。每个观看的人都行注目礼,举手敬礼,让国歌与自己融合,爱国情怀激荡心中。老爸举手敬礼,热泪盈眶,好像回到了他年轻的时代里。我不禁感慨:“每个老人都希望看一看北京,那是他们的梦,他们的结。每个孩子都想看一看首都,因为那里有北京天安门。它见证着中国的崛起与兴衰。”

第三站 长城
看完升旗仪式,为了赶车,早餐都没吃,大家又急急忙忙赶往八达岭长城。这么赶脚的游玩,其实我也是第一次体验,看大家精神抖擞,直接忽略苦累的干劲,我暗暗给自己鼓劲,一定要跟上队伍。心理还有些鄙视自己,平时不锻炼,一出门就拿不出手!

折腾了两三个钟,来到八达岭长城脚下,我提议配合缆车爬长城,可以减少体力的消耗,特别是路段有陡峭的,有70度斜坡的,有垂直感很强的台阶的,我一看就腿软。没想到那几个老老少少说要直接爬。好吧,当我没说。“那我可以在城墙下等你们吗?我爬不动了。”“不行,你这么弱,更要锻炼。来了长城不上去,你还是好汉吗?”孩子们一脸的鄙视。“我不是好汉呀!我现在是充好汉。行吧,跟你们上去,你们记得拉我呀。”我毫无信心地爬长城了。一路上,我腿软不说,我还畏惧那些台阶、斜坡。为了不耽误他们爬长城的兴致,我让他们先走,我远远地跟着,勉勉强强保持不掉队。


爬上长城,看到毛主席亲自题壁:不到长城非好汉!一股豪情油然而生,疲劳消减不少。啊!我不是孬种,是好汉了!孩子们已经欢呼了起来,念起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那念得是气势磅礴,豪气干云!是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极目远眺,千里苍莽,长龙蜿蜒万里,多少故事更迭在历史长空里!真是不枉费我这么辛苦爬上来!值了!


故宫

其他站点
后来还去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从北大到清大,全程走路,这次是孩子们直呼吃不消,哈哈。去了毛主席纪念堂,老爸又感慨万千,好似了了一桩心愿。去了故宫,感受帝王的气息,建筑的恢弘。旅伴们互相聊着历史,我想的是后宫美人,她们同样见证着历史,书写着春秋,创造着传奇故事。京城春色,花意盈盈;宫中牡丹,国色天香;不负春光不负卿。美人们不知有何感想......

一趟北京之旅,满足了首都情结,完成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心愿,体验了赶脚的苦累,被虐得经久不忘。而最难忘的,是找到了生命里那历史感的链接。读再多的历史,都不如亲身到北京,好好看看,好好摸摸,好好体会,每个景点,每条小巷,都是脑袋里历史人物的重现,好像他们不曾远离,后浪追着前浪的脚步,续写历史,再创辉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