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大气的意义

          如何理解大气的意义



纵观全球,不难发现,各地上空的星辰如出一辙,然各地介乎星辰与大地之间的大气却厚薄不一。

而且,即便是空气最纯净的地方,一旦空气分子受到阳光的照射,便会阻了人们的望眼,使之看不到高处的景观。

更有甚,在某些气候条件下,地表罩上了这般厚实绵密的面纱,人们哪怕将眼睛贴着地面,小心翼翼,仍然举步维艰,找寻不到回家的路。

此时,生具双目的优势被大打了折扣,反倒不如回复到四肢着地、靠嗅觉辨路的低等动物。

其实,事实上,无论何处的人类,都有如海洋生物,是生活在一种相宜的水介质中。

这种介质,同人类一样,也是大地母亲的产物。

多数时候,人类满足于在他们土生土长的那个层面上水平地游弋徜徉,不愿问津第三维度,即垂直的维度。

不然就是于偶然之间模糊意识到还有高阔的天空和凝滞的深渊,但一想到在那些地方会无法呼吸,他们就不寒而栗,于是乎抛掉脑中的揣测,照旧穿梭在熟悉的水族馆中,浸没在晦暗的流液里,这流液冷却了他们的激情,保护了他们的心智,使之不致过于思想涣散、东张西望,同时也为他们阻挡住外人鲁莽傲慢的窥视。

游弋之余,倘有暇抬头,映入他们眼帘的静默的星空似乎陌生而难以置信。

世上怎么可能存在与家园如此不同,与他们的生活如此格格不入,既无水又无人的地方?

而对星空的疑虑得到了哲人的巩固,深刻的思想家们汇聚于大洋各处的洞穴中,召开秘密会议,证明惟有雾霭是真实的。

会议判定,干燥之物不过是虚妄的抽象物,纯粹是人类想像出的与湿润之物相对应的反面。

既然生命是湿润的,故惟有对湿润之物的体验才是实实在在的。

这些灵感沛然的水雾之子发现,星星不过是天文学的假设,是暂时存在的想像之物,以便人类围绕它们而构建起一门美妙的科学。

有些人虽诞生于同一片雾霭,却较为愚钝,无法理解这么超验的哲学,但是他们也本能地建构了自己的哲学,与前者的本质大同小异。

午夜时分,当璀璨的星光竭尽所能地穿越层层大气,落到了最底层,这些好人们却已酣然入梦。

不过,偶尔地,当他们意兴阑珊地从聚会中归来,或因病痛,因焦虑,因相思,他们在卧室里来回踱步,或在床上辗转反侧,这时,也许透过窗帘的缝隙,他们会间或瞥见一两颗闪闪发光的星星。

无聊的东西,跟墙纸上的圆点一样,他们自言自语道。

天空中究竟为什么会有星星,而且数量如此众多?

诚然,它们是能发出微弱的光亮,样子也的确玲珑可爱,在没有路灯的乡村,没有月亮的夜晚,它们确实能与人方便,据说它们还能帮助导航,能使天文学家在太阳时之外还可以计算恒星时,这对天文学家来说无疑是莫大的满足。

然而,凡此种种好处仍无法充分说明它们在天体系统中耗费基于以恒星为参照背景的地球自转得出的时间。

其实,如此巨大的物质和能量是理所当然的。

那么多的星星在那么遥远的地方,运行了那么漫长的时间,似乎毫无用处,且骇人听闻。

谁知道呢?

蒙昧时期,占星家经常通过观测星象预卜人的性格与命运,或许他们的结论也不完全是无稽之谈,因为越来越多的我们的先辈称之为迷信的事物得到了层出不穷的科学的支持。

也许星星确实传递了某些讯息,用的是密码语言,就像培根放进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去的那种,只要我们能够破解,就能证实我们的地位在世界上是举足轻重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因为连星星们都在谈论着我们。

然而,最稳妥的莫过于与伟大的唯心主义者们一鼻孔出气,干脆一口咬定星星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或者,如果唯心主义者的哲学也不那么保险的话——谣传说甚至鸿儒们对这个观点的态度都相当暧昧——这也不妨事,我们还可以躲进信仰这一永远的避风港湾,把那些天体视为我们离开人世后再次相会和一起工作的美丽新家。

那里的生活将一天比一天繁忙,等到我们再次筋疲力尽之时,肯定会有别的比前一个更幸福也更繁忙的星球供我们乔迁。

那么,既然我们期望永生,希冀永远进步,那么可供我们居住的行星就必须无穷无尽。

在对一切事物作出解释的方面,信仰自然要比科学强似百倍。

于是乎灵魂的胚胎在水气的壳内开始了思考。

她那蜷缩着身子的哲学似乎还是产前的,尚无法窥探到外面冰冷的世界。

但是假以时日,壳的一些地方会变得无比稀薄,也许会有一丝半缕微弱的光从那里渗透进去。

同时,一些陌生的刺激和预兆兴许会前来拜访这个被囚的精魂,似乎闯入一个异己的世界并不是不可能的,也没有什么不光彩。

最终,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灵魂被孵化了出来,顿然惊恐地发现自己无遮无盖,被丢弃在荒野中,也许是阿拉伯大沙漠,或是类似的炎热而空旷的高处,譬如卡斯蒂利亚【卡斯蒂利亚(Castile),西班牙中部和北部一地区。】高地。

在那儿,稀薄的空气宛如天宇名副其实的主人,一任星光倾泻在她的周身。

在那儿,不毛之地使心灵了无牵绊:大地在我们脚下无尽地延伸开去,成为无尽的黑暗与虚空,却只是一张供人沉思、供人凭高望远时搁脚的脚凳。

这张脚凳无关紧要,其存在也纯属偶然,不值得我们弃绝它。

因为,它毕竟承载着我们。而且,尽管它体积不大,暗淡无光,但它仍是星星中的一员。

正是在这些地方,让牧羊人首先想到了上帝。





我是 @别具一格格,爱文字爱分享爱创作。

正在码字创造人生,

岁月孤苦,唯热爱可抵漫长,

期待与你相遇,学习,进步与成长。

喜欢记得点赞收藏,我们下次分享见。

期待关注,让你每天收获一篇优质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