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捂在家里画画干活儿忙着忙那,好久没有进城去了。今日终于和闺蜜约了去城中潮地看演出。
舞踏演出在1933老场坊二楼的一个小型剧场,位置和灯光的设计都不错。
我们坐下后不久,演出就开始了。
关于舞踏,由于从去年开始身边就有好友在学习,所以也是了解一些的;
这种舞蹈又名暗黑舞踏(ankoku butō, Butoh),是现代舞的一种形式,由日本舞蹈家土方巽和大野一雄于二战后所创,企图破坏西方对于舞蹈表演的动作和肢体的传统美学观点,追求肉体之上的心灵解放和自由,并不断拓宽人们对于舞蹈及舞蹈创作的认识。
舞踏的舞者通常全身赤裸并涂满白粉,表演中常包含呐喊、扭曲、匍匐、蟹足等元素。八十年代后,日本舞踏逐渐受到欧美舞蹈界的欢迎和重视,国际上各个艺术节、舞蹈节中也更常看见舞踏的表演。
如今,日本舞踏已和碧娜·鲍许的舞蹈剧场及美国后现代舞蹈(Postmodern dance)并列为当代三大新舞蹈流派。
这次的表演是由日本元老级的舞踏大师桂勘(Katsura Kan)和他的弟子杜杜小姐主持的。
将近一个小时的舞蹈里,基本都是群舞,由杜杜和桂勘领舞。
明显看的出来杜杜的身体表演非常有戏剧张力,收放自如,也非常投入在表演的状态里,很有力量。桂勘老师是一个很有风度的舞者,看的出来他很会领舞,很轻的一个手势,就让跟随者随势而动。
而且因为去年在清迈参加过echo的即兴舞蹈沙龙,发现最后一场舞蹈其中的几个章节就是即兴舞蹈的形式呢。
说起来我也是学过几个舞种的了,古典芭蕾舞学习过三个月,肚皮舞上过十天的课,salsa学过一年半,还差点做了助教。
还是很喜欢看舞蹈演出的,虽然以前看古典芭蕾比如天鹅湖,居然睡着过,可拉丁舞蹈和现代舞看着看着就入迷了,非常能感受那种气场。
舞踏有着多样的表现风格,舞踏的“多样性”并不能解释成对于一种技巧的探求或对于某种风格的摸索。造成这种“多样性”的原因,在于每个身体本身与生俱来携带的气场。
闺蜜带了照相机,看完演出后在1933老场坊一层层漫步逛上去。
这里曾经是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据说即使在当年,全世界这样格局规模的宰牲场也只有三座。
如今的1933老场坊是上海最时尚的创意园区和类似于新天地的潮流旅游景点之一。
从屋顶平台往下看,整个建筑结构错综复杂,内圆外方的流线设计,材质粗犷,很像迷宫。
走在其中能感受到非常压抑的气息,有点阴冷,怪不得这暗黑死亡舞蹈,要选择这充满亡灵气息的所在,真的是很搭。
场所里拿着单反拍照的游人还真不少,我边走边想,这里在空无一人的深夜里会是怎样的一个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