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尽头的咖啡馆》有感

写于2025年3月23日

这个周末过得索然无味,周五爸爸来家里小酌,我陪着聊了会儿天。昨天,莫名的疲惫席卷而来,我早早爬上床,再醒来时,十二个小时已然悄然溜走。今天去妈妈家转了一圈,心里空落落的,没待多久就回来了。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写写昨天看的书。

昨天,我读了《世界尽头的咖啡馆》,全书共100页,通篇都在探讨三个问题:“你为什么来这里”“你害怕死亡吗”“你满足吗”。其实,类似的问题我也常常在夜深人静时问自己,可始终没有答案,日子便在这样的迷茫中一天天流逝。朋友看到我3月21日发的朋友圈,说从字里行间能看出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他说要是喜欢,就不会觉得辛苦、狼狈。我回复得很干脆:我不想勉强自己,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毕竟在现实生活里,能把养家糊口和热爱之事完美结合的人,少之又少。书里有句话说得好:一个是用一生追求自己的生存意义,另一个仅仅是活着。做选择似乎易如反掌,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大多数人的生命旅程会在这里结束。

仔细想想,可不就是这样吗?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心里都装着这些问题,却始终没有勇气去做出改变,等到生命即将结束时,才惊觉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我静下心来,把这三个问题串联起来,好好思考了一番。

第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来这里”,核心在于探寻生存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可我们能通过一些方法去找到存在的价值。当一个人明白自己为何而活,就相当于给自己的人生定下了坐标,可以为实现这个目标全力以赴。要是你做的事和内心真正渴望的背道而驰,就会白白耗费许多精力,等真正有机会去做想做的事时,可能已经没了力气,或者没时间了。如今,我们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接触到海量的信息、形形色色的人和多元的文化,但这些大多和我们内心想做的事毫无关联,纯粹是在消耗我们的精力。

第二个问题“你害怕死亡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愈发清楚,留给自己实现梦想的时间越来越少,潜意识里也明白死亡在一步步逼近。我们害怕未来的某一天,再也没有机会去完成未竟之事。但换个角度想,如果我们清楚自己存在的意义,选择了自己想做的事,并且真的做到了,那又有什么可害怕的呢?要是每天都在做热爱的事,就算面对死亡,也能问心无愧,不会留有遗憾。

第三个问题“你满足吗”,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我们拼命工作,购置大量物品,期望这些能带来满足感。可事与愿违,买的东西越多,就越得花更多时间工作,从而陷入恶性循环。我们渐渐觉得对自己的人生失去了掌控,没有多少空闲时间,错过了人生中许多美好的瞬间。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回应外界的期待,家人的建议、社会文化的影响、旁人的看法,这些就像无形的绳索束缚着我们。或许一开始,我们很难挣脱这些束缚,但可以先从每天抽出一小段时间开始,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接着尝试接触新事物,拓宽自己的视野。不同的人会在不同阶段做出选择,有人年少时就已明确方向,大步向前;有人长大后才慢慢找到自我;还有人一生都在迷茫中徘徊。愿你我都有勇气做出改变,去拥抱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