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聊天经常聊到开店做生意的亲戚朋友,话语中有多少“羡慕嫉妒恨”,但是没有意愿放弃自己的这份稳定、鸡肋的工作。
看他们的折腾,有的是自己主动改变的结果,比如X的姐姐,一开始是职高的老师,后来去作了教研员,因为和职业培训有关,于是就搞起了职业培训,如茶艺、插花等,再后来开了一家茶馆,附带茶艺、插花等职业培训。
当然,在这些折腾的人中,有很多是被逼的,如S的姐姐,原来在社区工作,后来因为文笔好被同时挤兑。看着不高的收入,她索性辞职不干,现在开了一家服装店,经营得很好。S的同学,开花店的。当时也是因为工作不满意,然后父母又是花鸟市场卖花木的,于是在父母的支持下,她也开起了花店。不过她的花店和父母在花鸟市场的花木店不太一样,父母的店是纯粹卖花木的,而她的店,花木包装得很文艺,而且店面也很“文艺”(这里的文艺,不一定指的是真的文艺,而是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观),附带的还卖饮品和点心。显然她的利润率比她父母的要高太多。
当然我们也谈到,现在的父母辈完全不认同这些店面的装修,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赚钱,他们还是赚得盆满钵满,因为消费的主要群体是年轻人,只要年轻人认可就可以了。
此外,我们发现,经营者们也在不断地推出新品,如很多甜品店,一不小心可能还弄出个网红产品。新品创意哪里来,对于小地方的人而言,学大城市就可以,如上海、北京,那里年轻人最多,每天都创意满满,那是引领潮流的地发。
加入“中学地理信息教学应用”群已经有半年了(我讲话和写字的时候有种倾向,就是总要把来龙去脉讲得清清楚楚,比如,对于前面的叙述,我一开始想表达成“我去查看我的入群时间,一看吓一跳,居然是去年10月20日,已经半年过去了”,有时这样的叙述方式也未尝不可),每天看着群里的讨论很心动,于是决定开始学了。群里真的有很多的宝藏,只是,我让它在那里静静地躺了半年。英语学习也是,网上也有大把的学习资料,可是我们要不不去理会,要不不会好好利用。
时间真的过得很快,同事晒出一张去年今日的照片,那时同时W还没有怀孕,而如今她儿子都已经2个多月大了。就像前些日对于那帮研究生同学毕业的感叹。还有我去年把一个暑假都耗在面部术后恢复中。当回首的时候,一切都好快,即便当下也有过艰难,但是在时间的催化剂下一切好像又会变得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