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争霸

女儿问我,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是不是越王勾践。我真是要被气死,吴越争霸这段历史我给她讲过不知道多少遍,居然还要来求证。她赶紧说这个问题只有她答对了,别的同学还不知道呢,她虽然不敢确认,而且吴越争霸的具体细节真是一点都不记得了,但是至少还有一点点印象,好像卧薪尝胆的主人公就是勾践。

人的记忆力确实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得模糊,所以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把这段故事写出来,然后再录制下来,想不起来的时候就听一下,省得我再反复讲。


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绝对是一个极具爆点的时代,这个时期社会风气开放,思想活跃,英雄辈出,充满变革,诸侯争霸的戏码不断在上演,其中最著名的总结就有“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战国七雄大家都知道,是指当时分地抗衡的七个国家,齐、楚、燕、韩、赵、魏、秦,最终秦国通过变法国力大增,最终在秦始皇的励精图治下,打败其他诸侯,统一了全国。而春秋五霸指的并不是五个国家而是五个人,这五个重要人物,在不同的文献中有着不同的记载,有一种说法是说五霸分别是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还有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今天要讲的就是后一种说法中的吴越争霸,虽然吴越的五霸地位被认可的并不多,但是这一段时期的历史却是比其他霸主更被大家所熟知,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成语故事、历史典故、历史人物都出自这里。

先讲一下吴国和越国的地理位置,吴国的疆域大致就是今天的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国都姑苏(今江苏苏州),越国的疆域大致位于今天的浙江、福建等地,国都会稽(今浙江绍兴),现在这两个区域都属于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但是当时的政治重心在北方,吴越尚属于蛮夷之地,根本不在各国争霸的考虑范围之内,这种情况直到春秋末年才逐渐发生改变,而首先强大起来的是吴国。

吴国的强大始于吴王阖闾,就是上面所说的春秋五霸之一,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他,而是对他的儿子吴王夫差了解更多,吴国的强大离不开一重要人物,就是伍子胥,伍子胥原本是楚国人,当时楚国非常强大,楚晋争霸是整个春秋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楚国到了楚平王时,他忠奸不分,听信佞臣费无极,以叛国罪杀害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伍子胥被迫出逃。

伍子胥这个人足智多谋、才干出众,他辗转来到吴国,当时的吴国的在位君主是吴王僚,伍子胥拜在公子光的门下,他成功策划了刺杀吴王僚的行动,之后公子光上位,就是吴王阖闾。吴王僚在位期间吴国就已经与楚军交战多年,虽然整体是落败的,但战争也偶有小胜,等到伍子胥辅佐阖闾时,正好赶上楚国内乱,伍子胥要复仇,吴王要扩张,最后在“柏举之战”中,吴军以3万军队击败楚军20万主力,此战也成为我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快速取胜的成功战例。

在这期间,吴越之间的战争也不断,越王允常和吴王阖闾相互征伐,各有胜负。吴越之战的转折点出现在允常的病故,越王勾践继位,阖闾趁乱大举进攻越国,想在越国国丧期间一举将其歼灭。越王允常爱才,重用楚国谋士范蠡和文种,范蠡给勾践出了一个主意,让他派一个约百人的敢死队,让敢死队员们列队于吴军面前,然后大吼一声,齐刷刷地刎颈自杀,吴军将士目瞪口呆,看着越国人狠起来连自己都杀,心理都害怕起来、军心大乱,勾践趁机打开城门,越国将士们以一敌十,杀得吴军丢盔卸甲,吴王阖闾在撤退过程中被箭射中脚趾头,回到吴国后就去世了。

阖闾去世后,吴王夫差继位,从此开始了跟勾践的纠缠故事。伍子胥为了让夫差牢记杀父之仇,他让夫差身边的护卫每次见到夫差,都大声问他:“你忘记杀父之仇了吗?”夫差每次都要回答:“不敢忘!”于是他时刻不敢休息,励精图治,经过几年的休整,吴国逐渐恢复元气,变得强大起来。

而勾践自从打败阖闾之后,就变得激进起来,他几次跃跃欲试,幻想一举灭掉吴国。范蠡劝他:“吴国军民现在一听说要攻打越国,情绪都非常高涨,我们现在攻打吴国,时机不合适。”勾践哪里肯听劝,最终,勾践举全国之力入侵吴国,而夫差早有准备,把勾践打得落花流水,只得退守会稽山。

此时,范蠡又提出了很关键的建议求和,夫差看到越国开出的条件,非常心动。伍子胥阻拦他说道:“上天要吴国灭掉越国,大王如果不顺天意,将来越国必然会灭掉吴国。”夫差内心非常犹豫,但最终还是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保留了越国的江山,但是对于勾践却给出了两个选择,一个是自杀,一个是入吴国为奴。

勾践选择了后者离开越国前往吴国做夫差的奴隶,范蠡也陪同勾践来到了吴国。勾践在吴国低声下气地服侍夫差,为夫差牵马,为夫差试药,甚至在夫差生病时,主动品尝夫差的粪便以确定病情,这就是“勾践尝便”的故事,说明勾践此人能屈能伸,日后必成大事。而伍子胥多次劝夫差杀掉勾践以绝后患,夫差都不听从。

勾践无时无刻不在策划回国事宜,他一方面派人贿赂吴国大臣,让他们为自己说话,另一方面范蠡在苎(zhu) 萝山的浣沙溪边找到了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然后把她送给夫差使用美人计,三年后,夫差放勾践归国。勾践归来后,卧薪尝胆,时刻等待着机会。

在文种的多方面谋划下,勾践杀了伍子胥,妄自尊大,欺辱周边小国,宠信奸佞,沉迷美色,不理朝政,吴国百姓怨声载道,吴国的威望虽然还在,但早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每当吴国国内发生自然灾害、内乱或忠臣被杀,越王勾践都跃跃欲试,打算一雪前耻。范蠡总是劝勾践:“大王,且等等,这不是最佳时机。”

直到公元前482年,夫差参加黄池会盟,吴国国内空虚,范蠡连忙找到勾践说:“大王,时机成熟,请立即发兵伐吴!”勾践早已迫不及待,他亲率5000大军攻打吴国,吴国太子留守国内,根本想不到越国敢来侵犯,仓皇应对,但越国人在国仇家恨面前,个个英勇善战,吴国大败,太子被俘。

此后几年,吴越双方交战不止,直到公元前476年,越王勾践最后一次伐吴,夫差兵败,退守到姑苏台上。他知道,自己作为吴国第25代君主,将会眼看着吴国灭亡。

勾践抓到夫差后也给了他两条路选,一个是自杀,一个是入为奴,夫差不忍受辱,拔剑自杀。自杀前,夫差命人用三寸白布遮住自己的双眼,说道:“我无面目以见伍子胥也!”

勾践率领越国将士灭掉吴国,成为新一代霸主,在回越国的路上,范蠡突然提出要辞官归隐。勾践大吃一惊,连忙劝阻说:“我之所以能够灭掉吴国,一雪前耻,全靠你的谋划。如今大功告成,你怎可离去?”勾践甚至承诺“子听吾言,与子分国”。他这是要和范蠡平分天下。

范蠡说:“你的大业完成了,我的价值也实现了,从此,我们各有去处。”说完,范蠡飘然而去,独留勾践怅然回国。

范蠡离开了朝堂,归隐于江湖,做起了生意,很快成为巨贾。他写信给昔日的好友文种,告诉他一句话:

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多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文种收到范蠡的信后,半信半疑,没有当机立断,他先称病在家观望,后来被勾践看出破绽,勾践随后以谋反罪将文种赐死,文种最终只能伏剑自杀。

“吴越争霸”持续了36年,最终以越灭吴为终,勾践的品质确实值得后世学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孙武 在吴楚争霸中,吴军获胜离不开一个人,孙武。孙武是齐国人,因内乱逃往吴国,由伍子胥推荐给了吴王阖闾,阖闾甚是赞...
    蕙舒阅读 110评论 0 2
  • 吴越构兵事不休,夫差复仇越请降 越国,姒姓,原是东南地区于越部落,不归中原统属。后尧舜时期,版图扩张,越地归中原管...
    越女阿青阅读 450评论 0 11
  • 有去过湖北博物馆朋友一定会对四件镇馆之宝之一: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的佩剑有深刻印象,也就是下面这把: 此剑为春秋晚期...
    七夜82592阅读 851评论 0 1
  • 有去过湖北博物馆朋友一定会对四件镇馆之宝之一: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的佩剑有深刻印象,也就是下面这把: 此剑为...
    七夜82592阅读 925评论 0 3
  • 吴国是周人的后代吴太伯建立的国家。越国是夏禹的后代建立的国家。两国在地理位置上,南北相邻。 霸,这里就是霸主,老大...
    木木sani阅读 2,20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