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3月,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里,在家里排行老二。
当时整个社会经济都还尚处于萧条状态,固步自封的状态也使得老一辈重男轻女思想极其严重。
所以村里很多差不多年纪的同龄女性都被遭受过严重的性别歧视,最明显的就是上学。
好在幸运的她家里有一个思想开放的祖母,在祖母的庇佑下她顺利读完了小学,以不错的成绩考入了初中。
第一次中考结束成绩出来时她未能顺利考上中专,不甘于现在生活的她很希望通过读书这个跳板走出大山,所以在与父母阻拦下毅然选择了复读,祖母也很赞成。
第二次参加中考,终于得偿所愿,顺利考上了高中。本以为一切都尘埃落定,但是父母的错误决定再次让她与高中失之交臂。
当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她的父母悄悄私藏了通知书,在报道当天也给她安排了其他的事情,就这样错过了报道时间错失了读高中的机会。从此也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021995年,她19岁。
为了尽早逃离原生家庭,她很快就步入了婚烟的殿堂,嫁给了同村一个小伙子。
虽然家徒四壁,但是终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夫妻二人也开启了新的生活。
男主外女主内,她负责管理好家里,而丈夫则外出打工。
第二年,大女儿出生了,小家新添了人,生活也更加拮据了,为了尽早赚钱养家,未出月子,丈夫便出门开始干活挣钱,她一个人辛苦照顾出生的女儿。
然而又因为家庭贫困,大女儿刚出生就营养不良,经常生病,整夜整夜哭闹不止,终于在一岁多后慢慢有了好转。
为了让家中的生活慢慢好转,她开始鼓励丈夫出门做生意,丈夫因为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只读到三年级就辍学了,心中很是恐惧。
但是在妻子的不断鼓励下也开始尝试着出门做生意,刚开始出门时妻子一直在旁边陪着,慢慢教丈夫学会算账,后来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慢慢有了转变,也开始尝试独自外出。
在家的妻子也没有闲着,照顾女儿的同时认真学习养猪技术,管理好家中的田地,久而久之她也成为了村里的养猪专业户,成了村中的模范。
在夫妻共同的努力下,小家生活变得越来越好,重新建了房,也终于把自家小院修建好。
2000年,老二出生了,是个儿子,儿女双全,丈夫的生意也在慢慢有了起色。03本以为这样的生活会一直持续下去,不想一场疾病打破了他们的生活。
2007年,丈夫一直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后不想结果很不好,随即两人便停下了手中所有的活。
将家里的牲畜全部卖光,拿上手中所有积蓄,也借了很多外债,将孩子寄养在娘家,收拾行李便开始前往大城市开启治疗之路。
在这段灰暗的日子里,她成了护工,成了民间医生,陪伴丈夫开启了一次又一次的治疗之路。
但是命运似乎喜欢捉弄人,2011年,病情恶化,最终未能留下丈夫,35岁的她,身上背负着十多万的外债,膝下还要养育一儿一女,成了家中的顶梁柱。
那一年,母女三人一直沉浸在悲痛中,三个月后,她似乎又满血复活了,面对当下,她必须振作起来,扛起整个家。
当下,需要照顾孩子,所以她只能选择在家中,于是她继续开始养猪,种烤烟。
第一年,第一波小猪仔很快就被催生成了大肥猪,屠宰场的来看了好几次,也准备开始收购了,猪价在持续的上涨,她沧桑的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这一定能卖个好价钱了吧。
但是意外再一次降临,一场猪瘟突然来袭,她养的十多头猪在一夜之间就突然病死了。
悲伤再一次席卷在这个支离破碎的小家中。但是一切只能向前看,在亲人的帮助下,亲手在自家园子挖了坑埋了这份希望。
老一辈的说法:家中有丧,六畜不兴,养猪猪死,养鸡鸡死。
从那以后,她便也放弃了养殖业,转而认真忙活在田地间。
可一年耕种两季,每一季都需要请人犁地,找车收割粮食,靠天吃饭,还需要请人帮忙,最终也是所剩无几,这样的是很难维持三人的生活的,想到子女的教育学习,她陷入了忧愁中。
当时大女儿已经在读高中,身边很多人建议她不要让大女儿上学了,这样压力小点,或是趁年轻重新找一个人组建家庭,这样生活压力小点,但她都一一拒绝了。04最后在深思熟虑下她决定开始创业。
当时身边的亲戚都在不断地阻拦,认为这样风险太大,况且那个时候村里敢走出去开店的没有,何况此时的她负债累累。
抛下所有,她前往大理一家店铺学习做小吃,经营店铺。
一个月后回到家,借了钱在机场附近选好了地点便租了一个铺面,进行简单装修后便开始经营小吃店。
从小吃店的布置到食材的购买准备,到最终上桌,她都在一步步的摸索学习,她把刚开始来的顾客当成了试吃员,每次都会询问顾客评价小吃的味道,并在大家的建议下一点点改变。
下班后也认真学习做菜的方法,做笔记,第二天早上早早到店铺就开始大胆的尝试,在一次次的失败反复失败的磨练中,也渐渐有了自己店铺的独特口味,小店也逐渐赢得了机场员工的青睐,生意逐渐有了起色。
就这样,36岁,她用卖一碗又一碗米线来供孩子上学,让自己有了独立生存的能力。
38岁,丈夫生病欠下的外债终于全部还清,她学了车,购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车。
女儿成功考入大学,身边人都说女孩子学历差不多了,可以不用读书了,回家可以帮家里分担很多,不然后期儿子上高中压力会更大,但她依旧拒绝了别人的建议,鼓励女儿认真上大学,只有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40岁,儿子上了高中,女儿读大学,她依旧开着小吃店,努力工作,供孩子上学。
同村里很多同龄的孩子父母供养不起辍学回家的屈指可数,但她毅然决定让两个孩子都能够顺利读完大学,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42岁,女儿大学毕业,顺利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她身上的担子终于也轻了很多,身边的人说女儿毕业了,可以帮她供弟弟上大学了,不用这么辛苦了,但她并没有因此把所有担子甩给女儿。
养育子女是她的事,她给了女儿更多生活的底气。
47岁,女儿出嫁了,又当爹又当妈的她依旧不逊于别人,在小院给女儿办了一场体面的婚礼,送上了最美的祝福。
儿子本科毕业也顺利考上了211院校的研究生,生活在慢慢变好,她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05岁月在她的脸上和双手上留下了许多深深的痕迹,但是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依然有对未来生活的坚定。
48岁的她,即将年过半百,职业又再次迎来了挑战,她继续着餐饮行业,但是也因为环境影响不能同之前一样,回到家,她开始计划重新修建家中的房子。
身边的人又开始在不断地说孩子都这么大了,年纪也大了不要瞎折腾了,停下来好好休养自己,剩下的交给孩子就行,没必要这么拼。
但她没有多说什么,依然继续坚守自己的目标,踏踏实实坚持自己所坚持的。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如今的她为了子女依旧在努力,也为了自己的人生在努力。
身边的很多人都认为她太要强了,总要跟身边的人比,总喜欢较劲,但是就这样一位爱较劲的母亲,用自己的努力与坚持改变了自己的生活,逐渐改写了自己的命运。06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是孩子人生的引路人。
在从一个小女孩变成妻子再到母亲的路上,遭受了太多的不幸,也遭受了太多的非议,但从没对生活悲观过。
她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子女,做任何事情想清楚了就不要纠结,勇敢的去做,失败了可以再继续,但是如果还没出发就人云亦云就永远不可能成功。
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提醒我们不论什么年纪,只要愿意努力去做,一切都还不算晚。
48岁前,她勇敢闯过了自己的前半生。
现在,继续开始新的事业的发展,学习制作更多的美食,学习装修设计,线上平台管理,花草种植……
在年龄的数字面前,她从未退缩过,关于她的故事继续在被续写着,如今28岁的我们,又怎能退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