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次,我去看望朋友一岁多的宝宝。
我来的时候,孩子正在专心致志地玩玩具,朋友领我到孩子身边:宝宝看看谁来了,阿姨来看我们了,叫阿~姨~好~。
尽管朋友声调高昂、表情丰富,但孩子对我并没什么兴趣,瞄了一眼,低着头,继续摆弄他的玩具。
朋友可能感觉气氛有点尴尬,也可能不太满意孩子的腼腆,便手舞足蹈地教孩子跟我打招呼、握握手。但朋友越是强迫,孩子越是无所适从,一个劲地往里躲。
朋友对我苦笑:唉,这孩子怎么这么难教啊……
02
一天,我背着宝宝散步,远远看到一位奶奶表情丰富,对着坐在婴儿车里的宝宝又是唱又是笑,我觉得挺好玩,就好奇地走过去看看。
走近一看,才发现奶奶是一脸苦笑,使尽浑身解数地逗着小宝宝,而宝宝呢,也是苦瓜脸,左闪右躲的——原来,奶奶在给孩子喂猕猴桃。
奶奶用勺子挖了一口猕猴桃,笑嘻嘻地伸向宝宝嘴边,嘴里念念有词:啊~张嘴,宝宝吃,有营养啊。可孩子对食物就是不感兴趣,紧闭着嘴,把头扭向另一边,小脸都涨红了。
奶奶看到旁边的我,无奈地摇摇头。
03
上面这些小场景,相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我们甚至都习以为常了。
我们大人总想把最好的物质给予孩子,把我们认为好的行为习惯教导给孩子,但偏偏孩子就是不感兴趣、不领情、学不会。大人是费尽心思、劳心劳力,最终却闹得孩子也鸡飞狗跳,真是吃力不讨好。
这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孩子笨、不听话、故意和你作对?
都不是,而是“给”与“要”之间的不对等——你给的,并不是孩子想要的。
就像上面奶奶给孙子喂猕猴桃的例子。奶奶觉得猕猴桃是好东西,有营养。但是从孩子的表现看来,他并不想吃。或许他想喝水,或许想玩玩具,或许只想静静地坐着,反正就是不想吃奶奶喂过来的猕猴桃。
但是这一点奶奶并没有接收到,只是一个劲地给予她认为好的东西。
因为这不是孩子想要的,她越给,孩子越抗拒。
04
这个道理不能再简单了。
你给朋友递上一杯水,朋友说我不渴谢谢,你会坚持朋友喝水吗?你会把杯子放到她嘴边给她灌吗?当然不会。
那么,为什么对待孩子时,却有那么多强迫呢?
因为在这个关系里,大人假定孩子是没有想法的一张白纸,像个木偶任由大人操控,什么都不会,仅仅模仿和跟随大人教导的东西。
但事实上,婴儿并不是这样的。
05
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孩子生而拥有“潜在生命力”,生命发展的原动力。
孩子就像一颗种子,在出生时已经拥有了长成大树的基础。他们会自主吸收外界信息,在敏感期会出现各种驱动力,让他们使用自己的身体和思维,用最好的方式生存下来。
也就是说,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成长节奏。
父母理解孩子,跟随孩子的节奏,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比如现在很多家长看到婴儿吃手、吃玩具,仍会觉得这是不好的习惯,要禁止。其实,婴儿在生命最初期,是通过嘴巴来探索世界。如果禁止吃手,相当于阻断了跟世界最初的联系。
蒙台梭利说:我们费尽心思帮孩子做事,恰恰妨碍了他们的自然成长。
因此,我们要放下自以为是、放下控制、放下期待,站在孩子角度,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
然后,见证他们自发的、奇迹般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