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孩子,孩子如何成长,成才,成为家长心中的一个难题。翻了翻各种关于亲子阅读的书,例如《窗边的小豆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还有《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等一些书籍,当然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些亲子阅读的文章,就更是多不胜数了。总之看了这么多年书,感受最深的是,亲子阅读最重要的就是家长要参与,家长要做榜样,示范作用,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坚持下来,相信你只要做到了这二点,那么,亲子阅读一定会有效果。
常言道:万法不离其宗,条条大路通罗马,想达到一定的目的,过程可以多种多样,坚持下来,最后都是成功的。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好,这不好那不好,是因为没有方法,可是看了这么多书,我感觉其实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坚持的问题。因为天天坚持,实在是太难了,人都有惰性,而孩子们的所有坚持都是需要大人的督促,就拿最近的暑假来说吧,刚开始我每天给孩子布置读书任务,写字任务,还有做作业任务,每天我都会督促孩子完成,他也觉得很习惯,能完成。后来有一段,我迷上了看小说,从早到晚,除了吃饭时间以外,眼睛都不舍得从手机上离开,对孩子更是不管不问了。想着这么久了,他自己做就行了,可是他看着我懈怠了,他也变懒了,读书读两句就行了,写作业随便写写,然后写字,字也变得很差了,又过了两天,竟然什么也不完成了,等我过了一周,把小说看完,孩子已经什么都没有完成了。所有的一切,又得重新开始,又像最开始一样,孩子又有抵触心理了,所以说还是大人没有坚持下来。
大人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事情,对我来说,最大的阻碍就是看长篇小说,因为我会完全沉浸到里面,忘记现实生活,总觉得自己在另一个世界中生存一样,那么,周边的一切我都会忘记,我觉得我这个中毒和别人打麻将的一样的,都是不好的行为。所以我以后决定,每天一定量的看小说,不能这样钻进去,实在是太误事了,只要孩子能坚持,家长能坚持,做一件事,相信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不会那么差。
对孩子的偏科问题也提到了,小时候家长对孩子各方面都要开发,那孩子肯定不会偏科。我想也是,孩子的爸爸喜欢数学,他会给孩子买各种的棋,比如象棋,围棋,五子棋,飞行棋,军棋,我们家可以说各种棋都有。还给他买数独的书,让他学习,还有一些其他数学类的书籍,还喜欢和他玩数学游戏,所以他的数学学习兴趣一直很浓厚,甚至有时候我帮他检查数学作业,我问,你有没有不会的?他竟然说,妈妈,你是怀疑我的智商吗?这么简单,怎么会不会呢?我都有一种无语的感慨。尤其在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段,他每天的练习册,总是自己想做的时候就做,我说这个你讲了没有?他说没有讲,但是我一看我就知道怎么做的,老师没有讲,孩子已经做完,说明孩子有了兴趣,他会自己自发自觉地去学习。
对于我来说,我总是让他多看书,他也确实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各种什么书都看,并且看书的速度很快,但是他的写作总是不行,因为他懒得动笔,有的时候我让他写一篇作文,他说的也头头是道,听着也不错。但是写到本上,他就会说,妈妈,我忘了我刚才怎么想了?我忘了怎么写了?要不就是半天,才写出几句干巴巴的句子。后来我按照书上讲的改变方式,让他讲我来记,说了两篇,感觉还不错,孩子兴趣也很大,愿意说。但是后来是我自己没有坚持下去,所以孩子也没再说了,我觉得以后我得重拾这个信念,让孩子继续说起来,再慢慢过度,让他自己写下来。
朱永新老师提到,阅读即人生,人生即阅读。亲子阅读一步步发展起来,有更多的人关注亲子阅读,尤其是新时代有知识的妈妈们,相信有了她们的拥护和推广,亲子阅读一定会慢慢变成全民性的活动,受益孩子,受益大人,受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