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今日头条看到一张图片一个女子跪在公交车站旁边,原来是她已经怀孕了,乞求男朋友和她和好。
乍一看,以为是一个渣男。原来不是。
他们相恋8年,待谈婚论嫁时,男子带着上门求亲时,女方的父母张口要24万彩礼,男子家东凑西拼凑足后,再次登门,却被女方父母告知改为30万。
男子无何奈何只好继续借钱,而此时女方已经怀孕,当凑足钱后,上门求亲,女方父母却再次改口要40万彩礼,并且这40万是给女方弟弟结婚用的,没有回礼,陪嫁就是女方肚子的孩子。
最后男方带着绝望离开了,再也没有登门,并且要和女方分手。
女方割舍不了这段感情,不肯听从父母的意见打掉孩子,因此,希望男方不要放弃,债务可以婚后一起还。
男方拒绝了,听说还和别人相亲了!
看着这天报道后,我内心是低落的。
其实我觉得男方没有错,女方要跪的不是男方,是她的父母,求他们放过她。他们为了拿彩礼,不断狮子开大口增加彩礼,失败后,不但不悔改,还要求女方去打掉孩子。
这是亲生父母吗?那个父母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嫁得好,不受人欺负。像这种情况,就算嫁过去,也会受人婆家白眼。
“一起还债务”,说得也轻巧,现在物价那么高,工资除了基本开销,几乎没有剩什么了,再加上债务,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不是有句古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吗?
对于女方,我也觉得有点可恨。这是你自己的幸福,为什么要受你父母的控制,难道真的要做乖乖女吗?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吗?不能有反抗吗?
我突然想到武志红《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有一段话:人就是非理性的,人们都是根据自己过去有限的人生经验总结出自己的人生信条,这些信条发展出的自动思维左右了我们现在的行动。
也许我们都没有资格评论别人,因为我们不是在那种环境长大,不知道别人经历过什么。
可是我们就不能改变我们的“人生信条”了吗?我们小时候没有能力去反击和保护自己,可现在我们长大了,完全有能力保护自己。
我们首先学会爱自己,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也许有人觉得有点自私,不应该这样的。
不,我真的觉得应该这样。
父母、孩子、爱人、朋友和我都是独立个体,如果我是时时关注他们,以他们为主,那我忽略了自己,忽略自己真实感受或者压抑着自己的真实需要,这样下去,总一天会爆发的。
可是我凡是以自己优先,先满足自己的需要,怎样满足呢?
我可以偶尔送自己一份礼物,去一趟旅游,吃一大餐,经常和自己独处,每天10分钟的冥想。现在的人总是喜欢拿着手机,关注外界的信息,把自己忽略了!
我可以早睡早起,找到自己的目标,每天早起先完成最重要的事情,每天运动一小时,或者一周4次以上也可以;有空时候泡泡红枣枸杞元肉水,敷敷面膜。
我可以多看点书,自己生活在狭窄“世界”里,不知道外面世界如何,多看点书可以知道别人是怎样想的,自己有那些想法、行为可以改变。
或者每天搞搞卫生,让自己的家变得温馨。
关注自己内心,不需要多大动作,你只需要取悦自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