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在先人们的刀光剑影、慷慨悲歌中演绎前行;也总是在后人们充满激情、理性和诗意的笔端下闪回呈现。
回望历史,一个看似日日笙歌、花前月下、风流倜傥的偏安皇帝,徒让人生怜生恨,可他内心的艾怨、无言的悲苦、不尽的思国怀乡的情愫,又有几人能知、能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绵绵不绝的悲情愁绪汨汨流淌了千年。
喜看今朝,一个深沉内敛的新闻工作者,一个才华横溢的文化人,却又以充盈着满满诗情、别有新意的笔触为我们轻轻翻开了那段华美的章回。它让我们彻悟:噢,尽管中国历史宏大精深,良莠不齐,精芜杂存,但,阅读历史,既应该用心灵,也可以有诗意。
粗览庆海先生《耕读李煜》一文,这是第一印象。
细品此文,又咂摸出了不一样的精彩。
——特殊的历史环境,锻造出了空前独特别样的李煜
盛唐式微,大宋崛起,南唐偏居江南一隅,因其先皇实行了与邻为伴、休养生息顺乎民意的治国方略,在当时的五代十国中,其无论在经济、科学、文化、民生等方面都是极具优势的。但狗血剧情一般的家族顺位骤变,就如变幻莫测的时局一样,一下子让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和毫无帝王之念的李煜,一夜之间黄袍加身坐上了龙位,这让他有诸多的不适应。而此时大宋王朝却根基渐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宋太祖对南唐动手了,大军压境之下,李后主自知难敌,打开城门,肉袒受降,总算是落了个莺歌燕舞清静身。但时间稍长,他皇室世袭的基因、寄人篱下的苦闷、亲人频遭欺凌、去国怀乡的情愫和丰厚的词赋底蕴,又让他不安分起来,一曲《春花秋月何时了》,不期招来了心胸狭窄的宋太宗的一杯鸩酒,无奈之中撒手人寰魂归西天,是那个特殊的年代造成了李煜不忍卒目的悲惨结局。恰如文中所言:从此,人间再无李煜,一代词帝成为千古绝唱。
——千古“词帝”是李煜,怎一个“愁”字了得
唐、宋王朝盛,诗、词双峰峙。在这两个朝代,产生了中国文学史上数量众诗、词双峰峙。在这两个朝代,产生了中国文学史上数量众多的诗词大家,且特色鲜明。如李白的“狂傲”,杜甫的“平民”,岑参的“豪放”,王维的“禅佛”,李清照以“瘦”为美,而李煜则非一个“愁”字莫属。从961年嗣位称帝至975年国破家亡被羁押至汴京,该时段的李后主既无防虎狼噬肉之心,更无居安思危御敌之策,而是把绝大部分精力投向了琴棋书画、投向诗词歌赋、投向了奢靡享受,当起了乱世之中的太平天子,他此时的词也多是一些耽情咏乐之作。其后的几年时间里虽生命无多,但多舛的家国际遇和命运坎坷,就着那一丝丝绵绵不绝的离愁别绪,却把他的诗词创作推向了一个无以复加的高光时刻,催生了一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传世之作: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子夜歌·人生恨愁何能免》人生恨愁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特别是那首给他招来杀身之祸的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则更是愁煞了当世,惊艳了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不尽诗意凝笔端,读史摹人出华章
“这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词人,他的词洁净、明快,感情真挚,用最简单的词,最易懂的字却能传递一种让人意蕴深厚的意境。
这是一个温柔多情的男人,读他的词于春花秋月之中,总能读出一怀思绪、一份柔软,一份在心底压抑不住的多愁善感。
他其实还是一个善良、宽厚的人……当大任在肩的时候,虽然没有雄才大略,但他一直善待着他的臣民。即使投降,也不愿百姓遭殃、生灵涂炭。
很多人说,他是个奢靡的皇帝,在他的舞文弄墨中,朝政日益颓废,江河日下;很多人感慨于他错生帝王家,倘若不是如此,人间应该会多出多少华美艳丽的篇章;很多人感同身受他失去家国的屈辱和去国怀乡的忧伤;很多人则念叨着他和大小周后的爱情故事,在他的感情世界里寻找他最自然最淳朴的模样。
这就是李煜,一个庸碌的皇帝,一个绝代词人,一个让人感叹不已的人。
因李煜的身价和他在词界的地位,古往今来介绍、描摹、赞叹、咏唱其人其事的文字,或简约,或繁复,不胜枚举。但能以自己独到的视角,以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关系的认识、解读和把握,以客观、辩证、尊重历史的现代史观,用诗一般的语言把一个复杂多变的历史文化人物,全面、深刻、多层次、多维度活脱脱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惟庆海先生是也!
历史上的李煜是悲情的,但今天他又是幸运的,只因为,时空跨越千年,他又遇到了自己在新时代的知音。
总有一本书让你念念不忘,
总有一句话让你怦然心动,
一本书,一个故事,一段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