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天地,矫国革俗——推动党员干部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促进派、实干家

岁月不拘,时节如流,自十八届三中全会谱写了一曲《春天的故事》,传唱至今四十六年,二十届三中全会再一次谱写春天的序曲。胡杨木生长千年、逝去千年矗立、伏而千年不朽,见证华夏大地风云变幻、沧海桑田。如今,全面深化改革的春风吹拂大地,新元肇始,党员干部当奋勇当先,紧随时代潮流,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以赤忱之心化为音符,谱写全面深化改革新序曲。

与时俱进,改弦更张。解放思想作为推进改革的先导和关键,是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首要前提,贯穿全面深化改革全过程,直接决定改革的兴衰成败和前途命运。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不难发现,每个重要关口,都是一次观念突破和思想解放。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准确领会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和重大原则。要统一思想,增强改革定力和信心,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对改革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明确改革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招。

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带头讲政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在改革过程中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带头讲学习,做到勤学苦练、知行合一。要加快知识更新,提高业务能力,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同时,要注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在改革实践中锤炼政治品格和干事创业本领。带头讲担当,做到知责于心、履责于行。要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承担责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在工作中,要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引导和带动广大群众参与改革、支持改革。

形变神聚,永葆初心。改革不是改向,变革不是变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注重系统集成,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改革。要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稳中求进、注重先立后破。要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改革有序推进。坚持人民至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注重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确保改革符合人民利益、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道阻且长,敢为人先。建立健全责任体系,明确各级党员干部在改革中的职责和任务。要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责任链条,确保改革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改革措施得到有效执行。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改革措施执行情况的跟踪检查和评估考核,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鼓励创新创造,营造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良好氛围。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党员干部在改革过程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强大动力。

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号角已经吹响,进一步解放思想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广大党员干部要乘着“中国号”巨轮在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中乘风破浪、披荆斩棘,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更加澎湃,让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乐章更加壮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