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记
开学初,在新学“年、月、日”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儿子做“已知某一天是星期几,再推算另外某一天是星期几”这种类型的题目总会少算一天。
说实话,当时我也没太弄明白这种题,有时感觉自己会推算了,但是如果换了一种表达,又被绕进去了。
直到最近陪儿子做相关复习题时,类似的一个题把我和儿子卡了好长时间,当天晚上还是没能把儿子讲明白。
我心想可不能这么一直被动地内耗下去,等五一假期有空了,一定要从源头上把这类题都整明白,我得陪儿子把这个知识点吃透。
放假这两天通过摸索和学习,我终于陪儿子把这个知识点给弄明白了。弄明白后我俩都感觉一下子开窍了,所有类似的题全都迎刃而解了。
不过这次的“陪学”过程中出了个大插曲,刚开始还让我有点措手不及,幸好后来巧妙地化解了,趁假期有空赶紧记录一下。
正 文
我先用家里的打印机打印了一些相关练习,然后“假装”坐在书桌前很认真地做题。
(现在儿子非常抗拒做任何额外的学科习题,我要是直接让他做,儿子立马会有情绪的。只能假装自己做)
没一会儿,他果真凑过来看我做题。刚开始的时候,一听我说“哎呀,这题我好像卡住了”,他就滔滔不绝地、热心地给我讲解。
(从上小学以来,我都是这么“骗”儿子热心地给我讲题,然后从他的讲解过程中我就能大概知道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就稍微点一下,他学起来也很轻松。一直以来都没翻过车。)
到推算星期几的这道题时,我又假装“卡”了,这时儿子自己也停顿了一下。
想了一会儿后,他开启了讲解模式。用的是推算法,推算过程是没问题,但是因为算天数的时候,照旧没把8月4日当天算进来,推算出来的结果是星期四。
我说让我来试一试,我推算的结果是星期五。
儿子有点不甘心,自己拿起笔说要画个日历来验证一下。
最后通过日历表预算,果然是星期五。
等结果出来以后,我原以为他会像以前那样乖乖地听我讲呢。没想到儿子这次的反应竟然是:妈妈,原来刚才你是骗我的,你明明是会做的。
看到儿子的强烈反应,我一下子给愣住了,因为以前我一直在用这种方法,都是屡试不爽。没想到这次却猝不及防地突然“翻车”了。
识破我的“骗局”后,儿子很不开心,一直在说我骗了他,然后拒绝听我接下来的讲解。
“他拒绝听我讲题”这一场景要是放在以前,我肯定会怒气冲冲地摆出“家长”的架子压住他,然后强行让他听。
但是现在的我可能真的变了。我等他情绪发泄得差不多了,“失望地”说:唉,看来以后我再也骗不了你喽。
然后又变了个语气说:虽然骗不了你了,但是我很开心,说明我儿子真长大了,长本事了,不容易被骗了。
儿子听完这番话,心情好了不少。不过还是拒绝听我的讲解。
我灵机一动,既然儿子是因为“骗术”生我的气,我就继续用“骗术”让儿子消消气吧。
我想起最近在“天才捕手计划”里刷到的一个有关“儿童防骗”的安全教育案例。
当时看完这个毛骨悚然的真实案例,我想着得赶紧找个时间也给儿子进行一下安全教育。
择日不如撞日,此时正是最佳时机。
我说看你这么不容易被骗,你肯定有办法帮到故事里被骗的小女孩。
一听到能帮忙,儿子来了兴致。我赶紧凭着我的记忆给他讲起那个故事,儿子听得津津有味。
我俩一边讲故事,一边交流着各自的想法,最后还给儿子看了文章末尾的安全教育教程。
讲完安全故事后,儿子心情完全好了,也同意听我讲题,但不是马上,得到晚上才能给他讲。
好吧,我得为自己的“欺骗”行为承担相应的后果。让他定讲题时间吧,儿子定在晚上7:00。我赶紧让他留个字证,防止反悔。
晚上终于把儿子讲明白了,不过类似的题目还有好几种表达,我决定趁这个假期陪儿子把这类题都梳理到错题本里。
后 记
今天被儿子识破“骗术”的那一刻,说实话,当时我的脑海里还闪过一丝的尴尬和不知所措。
幸好自己现在的心态变得好多了,在儿子情绪不好的时候,没轻易地拿出家长的架子,而是自然而然地把他带到另一个教育情境中。
今后,随着儿子年龄的不断增长,我的演技也迫切地需要提升了。
“教不留痕”是最理想的境界,也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育儿路上,多多学习和沟通、勤加实践和反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