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从构思到发表用时长达30多年的时间,几乎凝聚了雨果半生的心血。
雨果曾说:写这本书是因为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且是人类与生具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要20世纪的3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没有得到解决,那么他的这本书就是有用的。
创作背景
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是雨果根据1801年,一个名叫彼埃尔·莫的穷苦农民,因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而判五年苦役,刑满释放后持黄色身份证讨生活却处处碰壁的真实事件为背景,又结合了自己的好友维克多年轻时经历的逃亡生活所编写。
从1828年,雨果开始搜集有关资料,直到1845年11月的开始创作,他整整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构思和编写,终于顺利的完成了整篇小说的第一部,定名为《苦难》。
然而就在他的整部作品完成了五分之四的时候,雨果不幸卷入了一场政治漩涡,他不得不被迫于1848年2月21日停止创作,结果这一搁置又是12年。
《苦难》这部书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遭受了苦难的命运,它随着雨果一直漂流在流亡的路上。
雨果在盖纳西岛流亡期间加深了自己对当时社会风雨飘摇的感触,他用全方位的目光和思想重新审视了一切,并对《苦难》一书的手稿做出了重大修改和调整,增添大量新内容,最终完成此书,定名为《悲惨世界》。
悲惨的世界里必然存在悲惨的人生。雨果用一段悲惨的平民经历狠狠地讽刺了当时社会的冰冷与阴暗。
《悲惨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让出生在一户贫穷的家庭里,父母先后去世后,他的姐姐收留了他。但姐姐家共有七个孩子需要吃饭,冉阿让必须同时打几份工才能勉强的养家糊口。
然而,时局的动荡让冉阿让失业了,生活一下子陷入困顿的状态。看着姐姐的孩子们已经三天没吃饱肚子,原本善良的冉阿让终于坐不住了,他第一次违心的砸了别人面包店的橱窗,只为拿一块蛋糕去填饱孩子们的肚子,他因此被抓住坐了5年牢。
原本善良的冉阿让完全可以一直善良下去,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的善良换不来面包。贫穷和饥饿使他善良的心一点点泯灭,他只能被迫去面对眼前残酷的现实。
比饥饿更残酷的是悲惨的现实,比现实更残酷的是如何生存下去。
5年的牢狱生活对冉阿让来说实在太长了,他不知道姐姐跟孩子们如何生活下去。所以5年的时间里他总共越狱了4次,因为他知道孩子们需要他。
因为4次越狱他被累计判了19年,当19年后出狱时,姐姐的7个孩子却已经饿死了6个,这个血淋淋的现实彻底泯灭了冉阿让曾经善良的心,他变得冰冷、麻木,他讨厌这个冰冷的世界。
黄色的身份证象征着罪恶的身份,出狱后的冉阿让注定遭受周围人的鄙视和排挤,他想找份工作却处处碰壁,他的灵魂正慢慢的扭曲。
失魂落魄的冉阿让步行了几十公里来到一座新的小镇上,他想在这里开始一段新的生活。然而黄色的身份证却始终改变不了他被唾弃与驱逐的命运。
他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饥饿使他差点放弃了希望,好在他遇到了善良的米里哀主教。
米里哀主教在冉阿让最落魄的时候接济了他,并让他在家里过夜。但贫穷的冉阿让却把目光盯在了主教家的银盘子上,他一面感激着主教对他的救助,一面违心的趁夜偷走了主教的银盘子。
冉阿让再次被警察抓到时,米里哀主教却说银盘子是他送给冉阿让的,冉阿让因此被释放,主教在这个时候又把家里唯一的银烛台也送给了他并对他说:
“即使你偷了我的银器也没什么关系,就当是我送给你的好了。但是你要记住一点,我向上帝买下了你的灵魂,从今天开始,你要学着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段话犹如黑暗里的一缕阳光,深深地射进了冉阿让阴暗已久的内心深处,他那颗埋没已久的善良之心终于再次被唤醒了。
人生不惧迷途,因为前面的路还不曾走过,黑暗中总能看到一线光的希望。
冉阿让迷茫的走在大街上,米里哀主教的话深深地刺痛着他的心,他独自忏悔着,却始终不能走出禁锢已久的内心。
一个贫穷的小男孩快乐的抛着不知从哪里得来的银币时,银币却脱手滚到了冉阿让脚下,正苦苦思索的冉阿让并没注意,还一脚将银币踩在了脚下。小男孩怯怯的要求冉阿让将银币还给他时,心烦意乱的冉阿让却认为小男孩在无理取闹,生气的赶走了他。
冉阿让起身的时候发现了银币,他眼前浮现出小男孩痛哭哀求的眼神,强烈的自责感使他痛苦的抱着脑袋。米里哀主教的话再次在他脑海里响起,他骂自己是个混蛋,他终于忏悔了。
从那天起,镇上的人再也没看见冉阿让,只是有车夫在夜里曾看到米里哀主教家对面有个人影跪在那里忏悔祷告。
莎士比亚曾这样写道:“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一堆篝火对黑夜来说何其渺小,对一个饥寒交迫的人来说何其伟大。冉阿让就像黑夜中迷途的羔羊,所幸的是他在黑暗中遇见了光芒。
欢乐总相似,悲伤各不同。如果说饥饿能使女人堕落,人们却只看到了堕落,又有多少人想过为什么会饥饿。
《悲惨世界》里,芳汀的命运无疑是最悲惨的,她像花一样被人摘下,却在欣赏过后被随手扔进草丛里。没有人会在意别人扔掉的花,更没有人在意她会如何的凋落。
芳汀原本是一个漂亮且单纯善良的姑娘,她有一头浅黄及腰的秀发,一口珍珠般洁白的牙齿,她的青春应该像鲜花一样盛开。她像大多数女人那样怀揣着青春的梦想憧憬着未来,然而她却错误的爱上了一个逢场作戏的贵族青年。
当一切激情过后,芳汀那个充满浪漫色彩的梦碎了,她被男友像扔掉旧玩具一样无情的抛弃了,而此时她已经有了身孕。
芳汀生下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给她取名叫珂赛特。然而一个带着孩子的女人在巴黎这样的都市生活是艰难的,无奈的芳汀只好变卖了身边所有值钱的东西,她决定回到老家去,因为在那里还有她认识的人,也更容易找到工作。
她永远想不到的是,自己的这次离去仅仅是厄运的开始。当芳汀遇见贪婪阴险的徳纳第夫妇时,厄运的种子正悄悄发芽。
当单纯遇上贪婪,就注定了一个悲剧的开始。仓促的寄托,却成了一别永别。
芳汀抱着熟睡的珂赛特来到巴黎郊区时已是黄昏。夕阳下,两个三岁的小女孩欢笑着坐在秋千上,她们的母亲一面晃动着秋千一面哼着不知名的情歌。
这是一副多么温馨的画面,快乐洋溢在孩子的脸上,母亲悠闲的坐在一旁,夕阳照在她们脸上格外的温暖人心。
芳汀看的有些呆了,她突然想起怀里熟睡的珂赛特,如果带着她自己该怎么去工作?如果别人知道了珂赛特是私生子,谁又肯录用她?她不知不觉的向那两个孩子的母亲走去。
对芳汀来说,珂赛特是她在这个世上唯一的温暖。但她清楚,有时候温暖并不属于穷人,她非常希望珂赛特能够像那两个小女孩一样快乐,而这些快乐她给不了。她决定把珂赛特留给这户人家寄养,因为她看到那两个无比快乐的孩子就认为德纳第妈妈一定是个好妈妈。
芳汀向德纳第妈妈提出每个月支付6法郎寄养珂赛特时,屋里传出一个男人的声音,要求芳汀每个月支付7法郎的寄养费,并且要一次性支付半年。另外,他提出刚接手的费用再加15法郎,就连芳汀随身携带的包袱都没放过。
这明显是一个贪婪的男人,而芳汀却一口答应了,她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
芳汀几乎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她回到了老家蒙特勒伊,并在那里找到了工作。她希望自己能够多攒一些钱,再把珂赛特接回来。
但她永远想不到,她至死都没能再见女儿一面,上次一别已是永别。
迷途中走出来的男人,救赎的力量让他唤醒了自己的灵魂,他正把这份温暖的力量源源不断的释放出来。
蒙特勒伊这座小城曾经是个贫穷的地方,很多年前这里来了一个陌生的男人,他想到在制造黑玻璃的过程中用膝胶代替松胶。这一点极小的改革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不到三年功夫,这方法成就了它的发明者,使他成了大富翁,而这个男人就是冉阿让。
冉阿让刚来这座小城时,正遇上了区公馆失火。大火几乎吞没了整个公馆,冉阿让听到了孩子的哭声,他奋不顾身的冲进火海救出了两个孩子。
被救下的孩子正是警察局长的儿子,冉阿让的英勇壮举受到了当地人的赞扬,大家都亲切的叫他马德兰老爹,他因此没有被核实护照,没有人知道他有一张黄色的身份证。
冉阿让成了富翁后带动了整个小城的经济,他建立了两家工厂,帮助医院增加设备,为当地建了两座学校。他在银行里有60多万法郎的存款,而他救济穷人的钱款却高达100多万法郎。出于他对地方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久后他被任命为这里的市长。而马德兰成为了他新的名字。
当命运使女人饥饿,堕落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芳汀的悲惨经历就像苦难中的血与泪,深深地触碰着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芳汀工作的地方就在冉.阿让的工厂里,她会每个月寄钱给德纳第夫妇。她已经有一年时间没有见过女儿珂赛特了,对她来说这只是一个无奈的现实。
德纳第的贪婪是让人憎恨的,当初之所以会答应收养珂赛特是因为他欠银行里50法郎无力偿还。芳汀的出现恰好解决了他眼下的难题,但人的贪婪之心又岂能轻易地满足!
芳汀走后,她不知道德纳第把她留给珂赛特的衣服全部卖掉了。珂赛特时时都在承受着痛苦的折磨,她穿着德纳第女儿穿剩下的破衣服,吃着他们吃剩下的饭菜,就连餐具都是跟猫狗同款的木盆,德纳第夫妇甚至让珂赛特趴在桌子底下吃饭,而旁边就是他们养的猫和狗。
不仅如此,德纳第妈妈是一个暴脾气的母老虎,她会经常拿珂赛特出气。珂赛特每天刚放亮就要起床,拿着比自己还高的扫把打扫房间,清扫街道,甚至还要搬运沉重的物品,她活的像一头牲畜。
人心岂可以如此残忍,德纳第夫妇的贪婪与阴险恰如当时悲惨的社会,雨果在这部作品中用穷人的悲惨遭遇对当时黑暗的社会进行了揭露和控诉。
不管珂赛特如何的凄惨,德纳第夫妇每次总会在信中告诉芳汀,她女儿珂赛特那里过的非常快乐,还厚颜无耻的要求芳汀每月支付12法郎,理由是孩子大了,吃穿上花费也多了,而事实上珂赛特几乎衣不遮体。
芳汀每次看着来信欣慰的笑着,接下来就会思念着流下眼泪。她对珂赛特的思念与日俱增,但她始终对生活无能为力。
德纳第是个挥霍无度的无耻之人,在他眼里金钱永远都不够花。珂赛特成了他赖以生存的摇钱树,他们一边打骂着珂赛特,一边想尽一切办法像吸血鬼一样从芳汀手里要钱。
厄运往往在人无力抵抗生活的时候突然降临,它会像鞭子一样狠狠地抽在人身上,每一道伤口都足以让它露出胜利的微笑。仿佛在说:你的痛苦就是我的欢乐。
工厂里的女人们嫉妒芳汀的美丽,她们从来不给芳汀好脸色。一个多事的大妈甚至打听出芳汀有个私生的女儿,还不惜花了40法郎跑去德纳第家去验证。这事在周围传开了,芳汀因此被辞退了。
尽管芳汀苦苦地哀求,但管事经理丝毫无动于衷,因为在她眼里芳汀是肮脏的。没有人知道她有多苦,包括冉阿让也不知道。
德纳第更加无耻了,他听说了珂赛特是私生子的事,就以此向芳汀要钱。他说冬天冷要给珂赛特买件棉衣需要10法郎,而事实上珂赛特穿着单薄的破布衣裳像仆人一样伺候他们一家。
为了这10法郎,芳汀去理发店剪掉了她那头让人羡慕的长发,换来的钱买了一件绒线编织的裙子寄给了德纳第。德纳第在收到裙子时破口大骂,他要的是钱不是衣服,他把新裙子穿在了自己女儿的身上。
芳汀已经找不到工作,她只好去做一些女囚的工作,微薄的工资少得可怜。她睡在凉草席上,一条破毯子就是她的棉被,她已经不怕别人嘲笑,经常穿着破衣服上街,她要把钱省下来寄给珂赛特。
德纳第又来信了,他在信里说珂赛特得了热病,花光了他全部积蓄,她让芳汀赶紧寄给他40法郎,不然珂赛特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这当然不是真的,但芳汀急坏了,她无论如何也拿不出40法郎。
有个江湖游医曾看中了芳汀的两颗门牙,愿意出40法郎购买。芳汀当时只当是个笑话,但如今这个笑话一点都不好笑,她只有卖掉自己的门牙才能救珂赛特。
芳汀从外面回来时坐在桌子前发呆,40法郎就摆在她眼前,而她的门牙却不见了。她苦笑着,嘴角渗出了鲜血。
有人评价说芳汀很傻,卖头发和卖牙齿都是情绪失控的过激行为。但我想说,如果用现在人的思维去评价那个苦难年代的事,只会显得更傻。
芳汀的堕落与马德兰的救赎。
芳汀的40法郎还没来得及寄出,德纳第又来信了,这次他要100法郎,不然就把珂赛特赶出去。芳汀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去哪里能赚到100法郎,她已经卖了头发和牙齿,她愤愤的说:“去特么的,干脆全卖了吧。”
芳汀沦为了公娼,曾经美丽的姑娘沦落到如今的地步。她感觉世界是黑暗的,唯一支撑她活下去的只有珂赛特,她愿意为了女儿卖掉一切。
一月的寒冬还下着雪,芳汀穿着袒胸露背的跳舞服在咖啡店门口徘徊。一个看上去像个绅士的男人一面向她吐着烟圈,一面出言不逊的侮辱着芳汀,说她没有头发和牙齿,这么丑陋早就该躲起来了。
芳汀对他的话充耳未闻,这反而让那个男人更加肆无忌惮,他抓起一把雪塞进了芳汀裸露的后背。芳汀被激怒了,她抓破了对方的脸。
芳汀因为殴打绅士被抓进了警署,警长沙威是一个非常刻薄的人,他决定判芳汀入狱6个月。
就在芳汀苦苦哀求放过她时,马德兰站了出来,其实他已经进来几分钟了,只是一直没有人注意他。
马德兰以市长的名义命令沙威放了芳汀,还答应为芳汀还清全部欠款,并把她的孩子也接回来。
米里哀主教当初的救赎是成功的,此时的马德兰,也就是冉阿让,他在精神上越来越像米里哀主教了,他成了一个主动释放爱的人,成了一名温暖的救赎者。
芳汀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曾经她痛恨过马德兰市长,是他让自己没了工作,以至沦落到如今的地步。但眼下却是马德兰拯救了自己,让自己脱离下贱的生活。她用痛哭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她跪在马德兰面前亲吻了他的手。
马德兰给德纳第夫妇写了封信,并寄去了300法郎,让德纳第把孩子送过来。德纳第仿佛嗅到了金钱的味道,他再次厚颜无耻的伪造了几张数百法郎的账单寄了回来,马德兰只好又寄了300法郎给他,并催他赶快把孩子送过了,因为孩子的母亲生病了。
芳汀的确是生病了,是严重的肺结核。医生告诉马德兰,说她可能已经活不久了。
马德兰每天去看望芳汀两次,每次她的迫不及待的问珂赛特接回来了没有?马德兰觉得不能再等了,他决定亲自去把孩子接回来。就在他准备动身时,沙威来求见他。
沙威向马德兰道歉,说之前自己一直怀疑马德兰就是冉阿让,但如今真正的冉阿让已经抓住了,还自称叫商马第,目前正在等待法庭的宣判。
沙威走后,马德兰陷入了迷茫中,竟然有人和自己长得相似,如果处决了那个假的冉阿让,那么自己将永远都是马德兰,一个有钱的市长大人,过去的罪恶之身也将永远随之而去。
他反省着:重做个诚实仁善的人,做一个有天良的人,这对他一生的抱负和主教对他的期望来说,难道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吗?可现在他又做贼了,并且是最丑恶的贼!他偷盗另一个人的生活、性命、安宁和在阳光下的位置!
马德兰决定去自首,亲口承认自己就是冉阿让,但他又想到了即将死去的芳汀和她那可怜的孩子。自己也许会被捕,那时芳汀和孩子怎么办?他为此事心里反复的挣扎了一夜。
天亮以后,马德兰交待好了一切,他把芳汀交给了修女照顾,自己前去自首,他不能让一个无辜的人替自己受罪,因为他非常清楚在牢狱里那种生不如死的滋味。
马德兰在法庭上看到了商马第,看上去比自己要老一些,面貌说不上绝对相似,但神情和外表却和曾经的自己几乎一模一样。
最终宣判的时候,马德兰站了起来,向法官证明了自己才是冉阿让。众人明显是惊呆了,眼前的人可是大名鼎鼎的马德兰市长。
法庭最终释放了商马第,随后又签发了批捕马德兰的逮捕状,而此时的马德兰正在看望重病的芳汀。
芳汀的情况更糟了,发了一夜的高烧,还一直自言自语的说胡话。直到医生安慰她说珂赛特已经接回来了,但出于对她身体的考虑还不能让她们见面,芳汀才一下子来了精神,她向众人讲述着孩子的一些趣事,幸福和欢乐洋溢在她脸上。
她的笑容很快又变成了恐慌,马德兰顺着她的目光看向了身后,沙威正一脸怒气的站在门口,像是看着自己的猎物一样盯着马德兰。
芳汀吓坏了,因为在她认为自己马上就见到珂赛特了,此时的沙威却像瘟神一样立在门口,卑微的身份是她习惯性的认为自己是错误的,沙威来抓她了,她向马德兰哀号的求助。
马德兰站了起来,柔声劝慰着哭泣的芳汀:“他不是来找您的,您放心好了。”又对沙威说:“我知道你来干什么。”
沙威蛮横的抓住马德兰的衣领,狂妄的喊着:“快走,你到底走不走?”
芳汀惊恐的看着,她下意识担心的叫了一声马德兰市长。
沙威放声大笑说道:“这里没有什么市长,他也不叫马德兰,他只是一个盗贼,一个叫冉阿让的苦役犯。”
芳汀不知哪来的力气跳了起来,她意识到她的珂赛特并没有被接回来,她伸着手向四周的虚空里摸索着,仿佛要把珂赛特找出来。
她死了,嘴张着,眼睛虽然睁着,但已黯然无光了。
冉阿让俯身看着芳汀,将她的身体扶正,又在她耳边轻轻的祷告了几句,转身跟沙威离去。
黄昏时分,有人发现牢房的铁栅栏被人用手粗暴的扭断。冉阿让再一次越狱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他在银行里的60多万法郎也跟他一起消失。
此时的冉阿让又恢复了从前的自己,他正走在去巴黎的路上,因为珂赛特那个可怜的孩子还等着他去搭救,他要看着珂赛特一天天的快乐的长大……。
写在最后
雨果的《悲惨世界》这部作品耗时长达30年之久,它基本真实的还原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真实的描写了贫苦的底层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艰辛。
冉阿让这个人物从头到尾的贯穿整部作品。他的经历更像是苦难社会人心所期待的希望,人心希望得到救赎,心灵希望得以慰籍。
只因为偷了一块面包就被判了5年,只因为坐过牢就受到歧视得不到工作,只因为没有工作就要忍受着饥饿去偷去抢。这些恰恰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揭露和控诉。
芳汀无疑是最悲惨的,从一个单纯善良的少女变成一个被人抛弃的未婚妈妈。因为错误的寄养而承受着精神和肉体的折磨,被生活所迫卖掉了自己的头发和牙齿,最后沦为了公娼。
冉阿让的救赎是她生命里最后的希望,她却没能这个希望里走到最后。她至死都没有再次见到自己的女儿,更不知道珂赛特承受了怎样的折磨,就连她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是在绝望中死去。
最打动人心的痛苦是让人感同身受,芳汀的悲惨离不开“吸血鬼”德纳第夫妇的无耻贪婪,而这种贪婪在当时动荡的社会里如同一把杀猪刀一样任意宰割着那些无力反抗的人。芳汀的遭遇或许只是那个年代的缩影。
冉阿让最后找回了珂赛特,并带她离开了那个牢笼般的地方。他一天天的看着珂赛特快乐的长大,或许这些只是在这个悲惨世界里唯一值得暖心的安慰。
冉阿让最后孤独地死在了珂赛特的怀里,或许他在最后一刻是欣慰的,因为他终于告别了这个悲惨的世界。
文/渔舟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