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张枣的诗《镜中》

图片发自简书App


沈秋寒

《镜中》

诗/张枣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涩。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这是一首典型的由内向外延伸的诗歌。要正确的解读这首诗歌,就要寻找一些作者的生活细节。

首先,我们要从全局上把握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张枣是一九六二年生于湖南长沙。一九七八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外语系,一九八三考入四川外语学院英美文学专业硕士研讨生。《镜中》的写作时间是1984年。当时张枣正在四川读英美文学的硕士。诗歌中将不可避免的受到英美文学(几乎可以确定是文艺复兴中后期,维多利亚时代)诗歌的深刻影响。镜中这个含义是比较独特的,似乎是不可解的。但是我很快就想到了英语言文学中非常著名的一种诗歌体例——独幕诗剧。这些诗歌多数由一些当时的绘画或者意识衍生出来的内心独白。当时的诗人、画家、雕塑家与其说拥有独立的创作热情,不如说他们是隶属于资助他们的贵族的阵营,为贵族(甚至是国王)服务的特殊工匠。这一类诗歌多少受到当时的政治状况和贵族家庭斗争的影响。而诗歌作品也因此抱有显然的政治色彩(这个线放在一旁,后面会做说明)。张枣的这首诗歌显然借鉴了这种内心独白的体例,由内向外的舒展,或者说是爆破,成为了主要的思考方式。

第二,张枣是著名的“西学东渐”的诗人。他骨子里很传统,很东方,很中国。这种中国人的思维和西方哲学结合的点,在现代诗歌中是非常少见的,几乎是大多数诗人所无法把握的。前面我们知道了,这首所受的影响之一是要表达一种内心的独白,甚至是关乎当时政治的内心独白。那么中国式的思维又在哪呢?

这就要详细的解读“镜子”这个词语的含义。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样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张枣是在以镜言志,以明得失。关于“镜中”这个标题,大约的含义可以这样理解:一面是自身的感受,此为内在,是小我;另一面是历史,是国家兴衰,是胸怀大志。是大我。

为什么要这样理解呢?难道诗人写了诗就一定要赋予特殊的含义,而不能是单纯的小我吗?

为了彻底地寻找《镜中》的写作原因,我找到了柏桦先生收藏的这首诗初稿的照片(

),从这份信笺上我们可以看到,最初的诗歌的第二局并没有“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而是“比如看见比雪片更遥远的眼睛”,后来这句话改成了“比如看见雪片”,可以确信,当时下雪了。诗人在面对南山的雪的时候,想到了一些危险的事情(在这时,张枣显然还没有想起那株松木的梯子)——比如游泳到河的另一岸。这是一个很有讲究的说法。河的另一岸是指什么?为什么不是对岸?河又是哪条河?是否是确指?

可以相信的是,张枣绝对不会忽视河的对岸和另一岸的细微区别。这是重要的。一个文学硕士不可能混淆这个区别。在诗人看来,对岸就是对岸,是一个普通名词。而另一岸是明确的含义,而且是唯一的含义。河的另一岸究竟是什么?

在1984年,中国文化尚处于非常封闭和封锁的时期。很多优秀的诗人都进行了文化的反思,和对社会的反思。联系到后面“危险的事”这种说法,“游泳”到“河的另一岸”和“比雪片更遥远的眼镜”都代表了这种显然的反思,和对当时政治的以及社会的“危险”的认识。这种危险在当时更多的诗歌里被呈现过,只是表达方式不同:比如九个太阳,比如死亡,比如冬天的荒芜的麦田。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当时诗人的紧迫感和压迫感,以及对自由的寻找和向往——当然,这是非常危险的。

张枣显然意识到了这种危险。并将诗里“比如看见比雪片更遥远的眼镜”简化成“比如看见雪片”,但是这个修改破坏了诗句原有的含义,并无法呈现那种冲击。而且,这种游泳过河的目标也比较浅,虽然很主动,但是缺乏关注感和大局观。所以在下雪的时候,在梅花落下的时候,那种落寞袭来的时候,诗人心中满怀痛苦的时候,冬天还在,春天尚远,这大雪又将掩盖很多追悔莫及,又将拖住春天的步伐。“只要想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是一种多么无奈多么凄凉的情绪啊。有那么多苦难是说不出的,只是梅花落了下来——当然这一句里也是包含着典故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既然诗人已经进入的大我,进入了那种大局观。那么游泳过河的就不再是张枣,而是被赋予生命的被唤醒的被幻想的“她”——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这和踩着一株松树,在大雪中踩着一株松树,向树顶攀登,是同样的危险的——但是美丽。这是多好的愿望啊。看着这一切,让希望有了承载,虽然危险,虽然依旧困惑,依旧痛苦,但那是多美的一件事啊。

可是在诗人看来,这一切却都不如“在雪地里……”这本来是一次情绪的递进,也有助于读者了解这首诗的走向。但是张枣发现了弊端,就是这样的递进太顺了,太四平八稳,太缺少激情。于是他删去了这一行句子。使得诗歌立刻呈现出一种广阔的空间。大雪、梅花、游泳、骑马归来的女人。诗人从那种危机中醒悟了,解脱,至此他已经完成了自我。一切都变得轻而易举了。诗人的灵魂、精神甚至是身体都在那一瞬间自由了。

可以说,诗人在一直寻找的自由,此刻他找到了。这世界还是原先的世界,但已经是诗人的世界,不再与原先相同。这个世界的一切,在诗人醒悟的时候充满了感情,充满了热情,充满了力量,那种像火山一样热烈的力量,喷发了出来。

于是那些危险的事再美,也“不如看她骑马归来/面颊温暖”,这时候她的美已经取代了原先的世界的危险,带着娇羞的美成为了诗人的真实的世界,这世界是诗人体内暴发出来的,淹没了最初的那些情绪,带来是真实的自由和希望,是理想,也是真诚和对世界的敬意。

这时候诗人完成了蜕变,破茧化蝶。仿佛看起来那么轻易。但这个过程却是许多人一生也无法达到的高处。于是,镜子的含义回到了本质。这似乎是开始时诗人所没有发现。或者说连诗人去写这个题目之初,恐怕也不会认识到自己会产生这样的蜕变——很多事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或者成佛或者成魔只是一念之间。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此时的想法和境遇与开篇时已经全然不同,不再孤独,不再恐惧,不再抱怨。诗人内心世界的美丽已经改变了一切。那梅花也不再凄凉,而是如同一团团火焰,落满了南山。仿佛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渴望——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732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496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264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07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06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7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9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8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1,704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6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3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3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16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8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03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