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需要正确的指令

正确运行系统,需要从输入正确指令开始。

之前得到《李翔知识内参》搜到了一条关于“系统”的文章——《怎样用系统的视角去工作》。在这一篇文章中,作者缪振东认为:“一个会工作的人,都会用系统的视角来看待每一项工作”。然后,作者主要阐述了为什么在一项任务开始前,需要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什么是工作的真正目标?

第二,你的推力和阻力有哪些?

第三,完成任务的后果是什么?

在一项工作前,对自己提出这三个问题,确实能够解决不易发现的问题,那么,这三个问题是怎么呈现在系统中的呢?我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考。

对上面三个问题,可以视为系统的三个要素:外力、因素和影响。

举一个小例子,现在,A在公司里面作为一个实习生。

今天,A的上司分配了一项工作给A,暂且不管A是否沿着正确的方向工作(理解BOSS真正目的),A现在开始执行了。在工作中,首先,A可能会遇见一些来自内部阻碍,比如缺乏专业技能。很好,在这一点上,A具备相关的工作专业技能。

下一步,A开始工作了。但这时,A遭遇了某些外部阻碍,比如同事的不配合,自己又被领导叫去帮忙,或者因为缺失关键信息,可能导致今天完成不了,需要一些帮助等等。

费尽心思,把外部问题解决了后,A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然后,满怀成就感把工作结果交给了他的上司。然而,上司却将A的工作成果打回,要求重做。

以上,这个小故事,以自身为起点,画工作系统,分解为这三个要素:

1、外力。A的上司给的工作任务,作为引入系统的一股外来力量,推动A的系统开始运行。

2、因素。在这个小故事中,缺乏专业技能、缺乏关键信息、同事的不配合、又被领导叫去帮忙等等,这些都是系统中的因素,让工作成功或失败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3、影响。影响,就是在系统运行时,所起的作用,就和昨天分享的第二点,具有正相关、负相关。为什么没有不相关呢?因为没有影响,也就是不纳入系统中了。

回到这个小故事,为什么A会被要求重做呢?不言而喻,就是不符合TA上司的心意。

那上司的心意到底是啥呢?老板到底想要什么?这个问题就是了解,工作的真正目标是什么?

在《失败的逻辑》这本书中,所说的“隐式目标”就是这个真正目标,一个让复杂系统运转的外力所指向的方向。当A没有真正发现这个“外力”所指向的方式时,后续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可能只是无效的。

在其他事情上也是一样,比如,写文章时,需要明白“写这篇文章是讲述什么”;学习时,需要知道“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发现真正目标,那么,很多努力就可能是白费的,就如写文章时,不抓住“关键点”写,那么,文章可能会缺乏逻辑性,无法向读者表达清楚;准备考试时,不知道学习目的,则可能抓不住重点,把过多的时间花在不重要的内容上。

因此,明白自己的真正目标,从一开始就输入正确“指令”,非常有必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