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听到话题最多的大概就是关于赌王儿子何猷君发的那篇关于航空公司不公正对待的微博了,内容如下:
随后不久航空公司官博也做出了回应,如下:
且先不看孰是孰非,因为评论家自然比我们更热衷。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这样的回应显然赌王儿子何猷君和吃瓜群众都不满意,要知道我们这些吃瓜群众诉说自己所受到的不公正对待还没说完呢,怎么能让话题就这么终结?
2
的确,在我们这么个拥有者五千年华夏文化的历史悠久的国家,老祖宗遗传下来的东西自然也会很多很多,但很多好的我们没能发扬光大,很多不好的我们倒是发挥极致,一如人情交往,一如不公正对待等等。
“有人好办事”这在我们身边仿佛已经成了常态,在大家的意识中,只要有人,事情就会好办,事情就会办的好。于是,孩子上学,找人;去医院看病,找人;考公务员面试,找人;甚至酒驾被查,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找人。好多时候,都会让人有一种不是自己做的不好,而是自己找的人还不够高还不够强这样的错觉。
为什么我们会热衷于“找人”,因为我们真的得到了便利。找了人,本来孩子没办法进的学校进去了,找了人,本来遥遥无期的病床病房然后就有了,找了人,本来要排的长龙一样的队我们都可以免了等等。
于是,伴随着找人也出现了两个阵营,一个是没有找人或者找不到人的,一个当然是找了人得到便利的。然而,有趣的是,两个阵营却有着多种心态:
1:第一个阵营中的人:a:按部就班,按程序行事,并且心态平和,b:不得不按程序行事,然后羡慕着那些得到便利的人,c:不情愿的按程序行事,而且痛恨怨怼那些给予和得到便利的人,于是他们大肆叫嚣着不公正对待。
2:第二个阵营中的人:a:庆幸并且心安理得的享受自己所得到的这种便利,b:一边享受着便利,一边痛恨这样所得到的便利,他们也谴责着这样的不公正对待。
那么,现在我们回到文章开头说的赌王儿子与航空公司事件,关于不公正对待,你是不是又有了别的一点想法?你在叫嚣着不公正对待的时候,你气愤的究竟是不公正对待,还是不公正对待时你是受害方而并非得利方?如果你得利了,你是不是还是一样的如此气愤?赌王儿子因为得到便利还发微博,于是得到了别人对他正义的评价,那么你呢?
3
前两天和友人去外面吃饭,因为是正餐时间,又逢双休,店里客人非常多,服务员没办法做到像空闲时那样客人一来就给及时倒上茶水,碰巧的是隔壁桌的客人比我们后到店里却已经有了茶水,于是,友人开始抱怨,说我们受到了不公正对待。
可是真的如此吗?
事实上店里的服务员在不停的倒着茶水,可客人实在太多了,也实在没办法照顾到每一桌。当然这方面餐厅老板的服务生人数的错误估计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这不代表我们就受到了不公正对待啊。
在我们觉得自己受到不公正对待气愤叫嚣时,有没有想过也许本该如此,本该排队,本该按学区入学,本该开车不喝酒等等。的确,我们没办法改变别人,没办法改变社会常态,但我们却是可以做更好的自己的。我们可不可以让心静下来,然后少一点气愤和埋怨呢?
社会在一直一直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日益进步,可自古还是遗传下了许多恶习,诸如不公正对待的存在一样。面对这些陋习,我们该做的是只是叫嚣气愤还是反思行动呢?我总觉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就像“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一般,每个人都按部就班,按程序行事,那么所有的陋习应该也会日益衰退最终消失吧。
别在围观赌王儿子了,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什么,你想着自己曾经所受到的对待还在气愤?那你想想你气愤的究竟是什么吧,真的只是单纯的不公正对待还是只是仅仅因为自己不是得利的那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