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的是《关键对话》,作者:[美] 科里·帕特森、约瑟夫·格雷尼,第六章:控制想法
一、知识点
感受是由你的想法创造的!
事实证明,他人的行为和我们的感受之间的确存在着一个中介环节。这个环节的存在是因为行为本身无法,也不会造成情绪反应。正因为如此,10个人面对完全相同的情况才会有10种不同的反应。那么这个中介环节是什么呢?它是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在观察到对方的行为之后,产生某种情绪之前,我们在大脑中的想法或情节。换句话说,我们会对观察到的事实赋予某种意义,猜测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的动机,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同时,我们还会加入自己的判断-这种行为是好还是坏?然后,在这些想法或情节的基础上,我们的身体开始对情绪做出响应。

二、学以致用
情绪其实并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不管你多么振振有词地指责别人,实际上其他人是无法让你陷入某种情绪的,是你制造了自己情绪,是你让自己感到害怕、烦恼或气愤。让你产生情绪的只能而且永远是你自己。面对情绪,我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控制它,要么被它控制。当你出现强烈情绪时,如果你无法驾驭它,就会成为它的俘虏。所以在产生情绪之前,想想这件事情本身的动机是什么。一个简单的例子,周末,你舒服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剧,这个时候,你家婆进来了,她看见凌乱的桌面,然后就开始收拾几分钟前你吃剩的一堆零食。你莫名地感到气愤,感觉家婆就是觉得你是个懒虫。过来一会儿,丈夫问你为什么黑着脸,你嘟嚷道:“还不是你妈,我正好好地看电视,她过来给我脸色看,我能有好心情吗?说实在的,她能不能别这么干啊?我一周工作,想休息放松一下,非要惹我不高兴。”丈夫皱起了眉头,“我妈都没有做什么啊,是她惹你不高兴,还是你和你自己过不去啊?”这样的一个例子,在生活上十分常见,面对同样的场景,有的人反而会感激家婆,帮忙收拾东西,有一个这样的家婆挺好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所以你观察到的事实,你是怎么想的,你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从而产生什么样的行动。我们要学会控制情绪,多想想事实背后的动机,不要自己胡乱去猜测,让对方可以更加顺利去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