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7 《月亮与六便士》1

        今年八月份在上海实习的时候,和同学一起去看了《月亮与六便士》的音乐剧。当时被演唱者的嗓音和剧情震撼到了。谢幕时大大小小谢了数次,激动地鼓掌吹口哨,都没法表达心中的惊喜。这个音乐团每年只打磨一场音乐剧,18年正是《月亮与六便士》。很开心能够赶上这场盛宴。

    今天闲来无事,把《月亮与六便士》的原文翻出来看,忍不住皱眉。文章的主体内容和内涵和音乐剧相同,但是因为文章中国掺杂了太多作者的点评、思考,表情、想法等等,让文章显得不那么的连贯,阅读起来十分吃力。

    虽说原文能提现出作者的原味,但如果让我第一次就拿起小说读,我怕是没读两句就放弃了,太难读了!而经过改编的音乐剧,将大部分的内容都隐藏在演员的语音语调、动作表情、背景切换中,使人身临其境,更好的融入这本作品中。

    所以,如果遇到一本想看却看不进去的书,或是想读却没时间读的书,就看原著改编的话剧、电影、纪录片、拆书等,一样能体会其中的精髓,还能节省时间,免却看书的痛苦。

    当其他形式的改编无法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时,再拿起书本,翻到想要了解的那一张那一节,细细品味其中,岂不妙哉!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能看的更宽更广,更精更细。有一些初级知识后再看进阶版,自然会更通顺、更能解其中深意。

    不过,说了这么多,已经看完一大半的《月亮与六便士》我怕是只会刷这一遍了。毕竟音乐剧已经让解了其中之意,而书中只多了些有意思的句子(还带有挥之不去的翻译腔),却让我少了很多阅读的乐趣。

    摘出几句,若君有意,可打开书来慢慢品鉴:

    他是将自己强烈的个性一股脑儿倾注在画布上,心无旁骛,只专注于心灵之眼所看到的东西,而对现实的事物浑然不觉:一旦画完了,也许作品本身并不重要,我是说,他很少能把一幅画画完,但是激情已经耗尽,他便对画出的东西失去了兴趣。他对自己的作品从未满意过;和困扰他心灵的幻象相比,他的画反倒无关紧要。

    那些告诉我,自己毫不在乎别人看法的人,我绝不相信。这只不过是无知,虚张声势。他们的意思仅仅是:他们不怕别人非议,因为他们确信没有人会发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 毛姆在书中对品读艺术说到,艺术的最大妙趣在于艺术家的个性,个性独特,我原谅他千种毛病。然而回到这本书的本身,...
    张瑾瑜阅读 2,398评论 2 21
  • 没有人会喜欢孤独,只是比起失望,随遇,以及冷热交替后的纵横来说,孤独会让人更踏实。 我想见你,像雨洒落在热带与极地...
    douzide阅读 120评论 0 0
  • 假期的第一天充实且快乐,本来说睡个懒觉,而我的生物钟7点就把我叫起了,所以提早就开始了我的计划,到10点半时...
    平平淡淡才是真_19ef阅读 346评论 0 0
  •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一种经历? 当你以为只要删除了所有的联系方式,老死不相往来,就一定会忘了那个人的时候,总会有一...
    SKADE阅读 395评论 1 0
  • 故事妈妈培训(官方) 一:什么是故事妈妈 1、什么是故事妈妈? 故事妈妈是大V店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起的一项公益...
    让爱不缺席_土豆阅读 68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