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 读后感

2021年“元宇宙”概念在互联网上爆火,这一年也被称为“元宇宙”元年。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新鲜名词,但如果要问你何为“元宇宙”?想必大部分人都道不出个一二三四来。

抱着求知的心态,我在互联网上广泛搜寻“元宇宙”有关材料,其中一篇由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于2021年发布的《2020-2021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以其对元宇宙全面、高质量的阐述让我兴趣十足,于是我认真拜读了此篇报告。现将读后体悟分享一二,强烈推荐此报告于诸君详阅。

该篇报告按照《理念篇》《产业篇》《风险篇》逐次告诉你“元宇宙”是什么,产业现状如何,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风险。

“元宇宙”是什么?报告中阐述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拓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因为元宇宙仍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概念,报告认为关于它的含义还有待不同参与者以自己的方式去不断丰富。

简单而言,元宇宙是通过多种新技术构建的一个虚实融合的社会形态。它既不是简单的电子游戏,虽然当前元宇宙概念多体现在游戏之中;也不等同于虚拟世界。元宇宙的构建主要有三个阶段,分别是数字孪生、虚拟原生和虚实融生。

感悟:为什么元宇宙会诞生并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我认为首先还是基于人的需求,是人的需求催生了这一新事物;其次是技术,元宇宙的发展是基于5G、AR、VR、MR等技术的日趋成熟;最后还得益于人的创造性,报告中说到元宇宙的概念最早是出现在一本著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的里。其实每个人的脑海中或许都设想过元宇宙的场景,比如我自己。在很早的时候我就设想过未来的购物场景,它不是当下的页面浏览模式,而是一个虚实融合的场景。网络中有一个数字孪生的你,通过一些穿戴设备我们可以在网络中真实的体验线下的购物场景。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大胆的想象,也许在当下看起来很荒唐,但是在未来说不定就成为了现实。

“元宇宙”产业现状如何?报告阐述元宇宙的技术底座有五层,分别是基于5G的网络环境;基于拓展现实、机器人、脑机接口的虚实界面;基于人工智能、云计算的数据处理;基于区块链的认证机制和基于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的内容生产。

元宇宙目前的产业生态主要有三大板块构成,分别是底层技术支撑、前端设备平台和场景内容入口。

目前中美日韩是世界上较为主动布局元宇宙的国家,其中美国是理念上的开拓者,正处于投资风口;中国是理念上的追随者,市场广阔;韩国是政府引领,偶像工业驱动;日本是ACG产业积累深厚,IP资源丰富。

感悟:既然元宇宙是未来的风口产业,我们就应该把握机遇。对于个人投资而言,可以投资一些元宇宙生态中的企业,等到风口真正来临时你的收益或许真的能够飞起来,就像十年前投资了互联网头部企业的人一样。当然投资永远伴随着风险,你需要不断学习才能弄清商业运行模式,分辨出哪些是真正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尤其是我们这些需要换道超车的欠发展地区,更需要提前布局产业。我们的经济实力虽不足以布局整个产业链,但是瞄准一个细分产业深耕细作、大力培养,也许千亿产业不是梦。

“元宇宙”存在哪些风险?报告阐述当前元宇宙产业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存在资本操纵、舆论泡沫、伦理制约、垄断张力、产业内卷、算力压力、经济风险、沉迷风险、隐私风险和知识产权十大风险。

由于元宇宙产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具有新兴产业的不成熟、不稳定的特征也是合理的,未来发展不仅要靠技术创新引领,还需要制度创新(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共同作用,才能实现产业健康发展。

感悟: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前进性与曲折性,元宇宙的发展或许会很快,也可能会很慢,慢到你认为永远不可能到来。如果它真的如预期中的一样来临,我们真的做好了应对风险的准备了吗?过往的事实告诉我们大多数时候我们对待风险都是后知后觉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