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一段新思想,祝您一天好心情~”
这里是愚鸿早分享,今天要分享的话题是,个人思维水平的五个层次。
有文章称,个人思维水平的标准,可以通过细致观察判断:看一个人在谈论问题时,在哪个层面上,形成了自己的逻辑闭环。
文章把人的思维水平分成五个层次。前两个层次都比较浅。在第一个层次上,思维没有形成闭环,思考也没有逻辑。具体表现是,一会儿说A,一会儿说B,没有自己的观点。第二个层次是,思维没有闭环,但思考有逻辑。表现是,会有符合逻辑推理的观点,但是观点时常左右徘徊,自相矛盾。这两个层次都有明显的缺点,因此很容易发现。
接下来,第三个层次是,思维有闭环,思考有逻辑,但是,是在比较低的层次形成的逻辑闭环。它的坏处是,持有这种思维的人会困在自己的逻辑闭环中,无法前进。因为他会认为,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用自己的逻辑解释。具体表现是,对不同的观点,先表示有道理,然后就快速转折,用自己的逻辑进行反驳。这种人,他过往的经验反而成为束缚进步的枷锁。
第四个层次的人,在更高的思维层次,形成了自己的逻辑闭环。这种人在交往时,会展现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看事物的方法,让人敬仰他过去的经验和知识结构。但是,可能存在的问题就是,会对新事物持怀疑态度,即使自己的认知结构已经出现漏洞,仍然希望用过去的体系来填补这个漏洞。“当你站在新的世界逻辑里面,去看这个人的时候,你突然发现曾经特别敬仰的一个人,在新时代却还在用旧有的逻辑来解释新世界,突然之间,你会觉得十分可惜。因为,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
然后是第五个层次。这种人会在高层次形成闭环,但是,却能始终保持一种开放心态。他愿意随时打碎自己固有的思维闭环,填补和延伸自己的认知结构。面对这种人,刘润说,即使现在他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量还不如你,你也绝对不会小看他。
个人理解,逻辑很重要,追求闭环也很重要,在这两个前提下,适度开放则成为提升自身思考决策力的重要因素。锻炼逻辑能力、目标管理以及过程控制,需要我们增长见识,多做实践,复盘自省,掌握技巧。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比自己层次高的人是好事,可以借鉴学习,共事的过程中耳濡目染。遇到和自己差不多或比自己低的人,我们就要避免被同化思维,以人为鉴,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