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前,公元997年,宋真宗赵恒登基,改元咸平。咸平,是希望安定团结。
六年后,改元景德,景德就是大德、崇德。景德,是希望修明文治,守内虚外。
景德这个年号,后人耳熟能详的有两处。
首先是“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在景德年间签订,为宋辽双方赢得了一百二十年的和平。
难怪真宗也因此而飘飘然,想到去封禅泰山,结果还真成了(难怪叫真宗),他也成为历史上第六个,也是最后一个,名不副实,爱蹭流量的封禅帝王。
澶渊之盟签订后,边境茶和丝绸等贸易,以及节省的军费开支,远远超过了三十万岁币(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于民,休养生息,促进文化和经济大飞跃。历史学家陈寅恪不由感叹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朝是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朝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如是说
于国,两国止于兵戈,百年无战事,确实功德无量。老子曰:战争,以丧事事之。
除澶渊之盟以外,还有一个深远的影响,是在我的老家江西。江南西路,有一小镇名为昌南,因居昌江之东南而得名。
江西多山,穷山恶水,并不富庶。一千年前,这里却汇聚了大量能工巧匠。随着人口迁徙和土地开发,一个全新的产业开始脱离农业生产独立出来。
不可思议的是,钟灵毓秀、心灵手巧的江西人,让这个地方的影响力日益扩张,逐渐赶超当时名震天下的汝窑、定窑等北方窑口。宋真宗甚至将自己的年号"景德"赐予这个当时的蛮荒之地。
而这座因烧造贡瓷而闻名的小镇,日后成了中国的瓷都—China,驰名中外,享誉全球。
如果说澶渊之盟是化干戈为玉帛,那景德镇就是化腐朽为神奇。
多年以后,我们回想起那个极度繁荣的宋朝,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饭后若无意中翻过碗底,说不准就会看到“景德镇制”之类的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