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山,人称“真牛张”,河南南阳人,山东聊城市“荣誉市民”。先后毕业于南阳师范学院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致公党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委员副主任,中央企业青联常委,河南省青联常委,河南省南阳市人大代表,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书画院副院长,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兼职教授,南阳师范学院美术系特聘教授,北京昌平区在京务工子弟学校名誉校长,贵州安顺西秀区岩腊乡三股水小学名誉校长,孺子牛文艺志愿者服务团公益组织负责人。
2020年7月,张继山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委、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等18家中央部委、单位授予2019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 。
艺术成就
张继山读小学时期创作的作品《牧牛图》获得《中国少年报》举办的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大奖赛一等奖。 他高中时期创作的140米长卷《千牛图》获得时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勃舒教授的肯定与赞许,称其作品“笔墨运气十足,大有发展前途”,《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语文报》等率先发表张继山的作品及文章《牛,我的世界——一个中学生的自述》在全国青少年中引起巨大反响,高中二年级的张继山便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播发了他的专题新闻,并被共青团南阳地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的荣誉称号。大学期间,张继山为1990年亚运会献礼创作的《斗牛图》作品捐赠亚运会集资部,受到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时任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的的接见,并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参加“中华全国学联21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96年11月5日,“迎香港回归牛年张继山《九十七牛图》《百年梦.走向一九九七》大型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汉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王琦,中国美术馆馆长杨力舟等领导莅临画展,
张继山的《九十七牛图》作品展在北京引起巨大轰动,国内外100余家新闻单位均予以报道,成为该年度风云人物。该作品在北京、河南、香港等地展出后反响强烈,受到时任香港特首董建华先生高度称赞,为香港回归盛典平添异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首都几十家新闻媒体竞相报道。
张继山画展随后在河南省博物馆巡回展出,时任河南省人大副主任钟力生、河南省政协副主席胡树俭、中国书协主席、时任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书画院院长张海、河南省美协主席方照华等领导出席画展开幕式。
2009年在新中国60华诞的牛年,张继山创作的《六十牛图》大型画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出席画展开幕式并剪彩,画展在河南郑州、南阳等地巡展引发社会广泛热议。
2021年,为庆祝建党百年华诞,张继山创作的《百牛图》作品在全国各地巡展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张继山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美展并获奖,作品被国内外多所大学、美术馆、博物馆、纪念堂、大使馆、画廊及收藏家收藏。出版个人专集多部,合集10余部。先后在北京、郑州、重庆、广州、深圳、宁波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美术刊物发表,并被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处收藏,并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2004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张文台上将率领解放军高级代表团出访国外,将他的作品赠送给古巴元首卡斯特罗、委内瑞纳总统查韦斯等。
从1997年开始连续多年以特邀嘉宾身份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其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美术刊物发表,并被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纪念堂、钓鱼台国宾馆等处收藏。还经常被党和国家领导人用作出访国礼,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公益活动
张继山从90年代学生时期便投入到公益活动中,1990年还在大学读书的他,便为亚运会捐赠《斗牛图》拍卖作品奉献爱心并做出贡献。
多年来,张继山多次参加救助孤寡老人、孤残儿童等活动,通过无偿捐赠、拍卖作品、义务募捐等形式,为“希望工程”捐款捐物。2013年他发起成立的孺子牛文艺志愿服务团公益组织,深入贵州安顺、甘肃陇南、云南建水、江西修水、河北望都、河南民权、北京房山和昌平等地,常年开展文艺支教、捐款捐物等活动,贫困山区受众留守儿童7800余人,已累计为老、少、边、穷地区志愿服务十万多个小时,行程二万六千多公里,至今已累计参加志愿服务2100多小时,相当于走了两次长征路。
2008年,张继山参加了“中国扶贫书画万里行”活动,行程3万里,走了10个省、2个直辖市,沿途向贫困地区及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开创了内地书画扶贫的先河。
2011年6月以来,张继山在河南民权县“中国画虎第一村”王公庄村成立了“九牛二虎艺术工作室”,定期义务为农民兄弟讲解书画辅导创作。
2013年,中国文联发起文艺支教活动,张继山作为首批文艺支教志愿者,深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三股水小学开展文艺支教长达半年之久,从2013年至2023年十年来,他自筹资金,自发组织志愿者,每学期都到三股水小学为留守儿童教授艺术课,并走访孩子家中,资助百名留守儿童。创建个人扶贫点,成立孺子牛文艺志愿公益基地,为大山留守儿童播下艺术种子,为贫困山区带去甘霖和春风。
2015年以来,张继山在家乡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岳庄村打造“南阳画家村”,经过几年的精心打造,画家村由当初5名艺术家到如今入驻国家级200多位,画家村成立的“爱心学堂”每周定期义务为百名留守儿童开展艺术辅导,现在已经培养出2000名留守儿童走向社会,成立的“文艺志愿者服务队”定期义务为村民汇演文艺节目。“画家村”目前已成为南阳市闪亮的文化名片和新兴的旅游景点,已经成为全国书画创作交流基地、乡村振兴文明文化基地。
相关事件
2013年4月,张继山响应中国文联与中国音协、中国美协、中国舞协联合举办的文艺支教志愿大旗,作为中国文联文艺支教试点项目第一期志愿者,赴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三股水小学任教,担负起730名山区孩子的美术老师。张继山和其他8位志愿者为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九年制学校和三股水小学提供音乐、舞蹈、美术方面的志愿服务,开设艺术类教学课程和组织各类文艺课外活动,以提升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水平和文艺素质,并着力发现和培养服务地艺术人才。
张继山支教的岩腊乡十分贫困,由于历史原因,自然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境内山峦起伏,地脊山多,人均总收入不足2000元。全乡两万多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8.2%,有7000多人在外地打工,留下2000多名留守儿童正是他们支教帮助的对象。岩腊乡又是个严重缺水的地区,志愿者们没水洗澡,没水洗衣服,每天靠水车送水,大家排队用水桶往楼上提,只能供饮水和做饭用。志愿者们三人住一宿舍,楼下100多米外只有一个土厕所。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是一个对外几乎绝缘的地方。张继山和志愿者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挑战自我,谱写着一曲曲爱的赞歌。
面对这种艰苦的生活,张继山和志愿者们用自己的爱心照亮山区孩子的人生,激发他们的梦想,传播真善美的种子。在支教期间,张继山常常上课后进行家访,他跋山涉水,深入丛山茂林之中,一家家,一户户,接待他的有许多是“空巢老人”,这里留不住年轻人,挡不住他们奔向外面的脚步,乡里剩下的多是些妇女、孩子和老人,所以当地称“386199部队”,“38”指妇女,“61”指儿童,“99”指老人。张继山和志愿者们,走访学生家中以及几十公里外的村校,了解山区孩子的学习以及家庭生活状况,除了他个人为所支教的学校捐献了学习用品之外,还牵头了有关社会爱心人士以及机关团体等单位为支教的学校以及孩子们捐献了画具、电脑以及现金,并唤起更多艺术家走进基层,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奉献爱心。支教期间除了教学生外,张继山和志愿者们还培训了学校老师和当地的美术爱好者。
2023年,是张继山和他的孺子牛文艺志愿服务团在贵州开展文艺支教的第十个年头,6月1日当天,张继山率领中国文联第一期和第二期文艺志愿者再次来到贵州三股水小学孩子们中间,开展音乐、舞蹈、美术支教活动。十年间,三股水小学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山区修了水泥路,学生们有了免费午餐;学校建起新楼舍,十年文艺支教给三股水小学孩子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面貌的变化!十年间,无数学生走出大山,考入大学,走向社会,甚至又成为志愿者反哺社会……张继山和他的孺子牛文艺志愿团在贵州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取得了累累硕果。
张继山从放牛娃到牛画家;从画牛的形态到描绘牛的神韵;从实现理想到回馈社会;张继山以牛的倔劲和韧性,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和信念对绘画事业倾注满腔热情,对人对己对社会担起了应尽的责任,踏踏实实的走着自己的艺术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