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的书籍是张德芬《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的第二部分。记得大学时的心理咨询课上,老师让我们把《感恩的心》最后一句歌词改成“花开花落,我都要学习”。当时老师一直在强调,事出必有因果,事事都要学习。而张德芬在这本书中也传达了这样一种智慧,我们在任何一种亲密关系中的苦难,都是一项我们未完成的学分,我们要抱着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去感受那份痛苦,并且敢于和自己的痛苦在一起。分清痛苦是自己的情绪使然,而非是你的爱人冒犯你造成的。而这份痛苦情绪的来源,有可能是来自于童年与父母不太和谐的关系或者是没有被满足的某种诉求。
张德芬一直强调,要给你爱的人充分的空间,在这份心理的空间中,你要给他足够的关注与尊重,因为这种关注和尊重,能够唤起每个人年少时被父母关注的那份本能的温暖。但是更重要的是,在这份空间中,你要给你的爱人留白,让他们学会处理自己的问题,让他们与他们自己的痛苦能够有独处的机会。见不得爱人受苦,其实是你的自私在作祟,看到爱人受苦便引发了自己焦灼的情绪,而无法与这种情绪和平相处,其实才是你见不得爱人受苦的真正原因,而你在替你的爱人完成他的功课的同时,其实是你在填满自己的自私的过程。所以大度一些,给你的爱人一些痛苦的体会,让他们自己对自己负责,让他们自己在苦难中幡然醒悟,并且有所成长,才是爱的最无私的表达。
在今天的阅读中,有两个好的tips想要简单记录一下,以便在今后处理情绪问题时候能够受用。
第一个,张德芬说:亲密关系上的障碍都是为每个人量身定做的。如果对方的性格,行为是你能应付和掌握的,而且和你是不起冲突的,那你一定不会爱上或者碰到他。所以不要抱怨我们为什么如此不同,拼图因为千差万别的凹凸,才能彼此紧扣和衔接,我们是两个怀着同样学习目的的学生,一同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摸索着同一个问题的答案,也许最终,我们的答案也不尽相同,但是我们更看重一起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因为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都找到了自己本来的样子。
第二个,张德芬引用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讲到的沟通的四个步骤,让我感觉受益匪浅:
步骤一:陈述对方所做的事情或者说的话,但要尽量精准,不能有任何情绪和批评在里面,例如:你有时下班晚回来都不打电话给我。
步骤二:讲述你的感受,例如,你这种行为让我很不舒服。
步骤三: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把引发情绪的原因和责任放在自己身上。例如,我希望知道你什么时候回家,好安排我的时间。
步骤四:告诉他,你希望他做什么。例如,我希望你如果不回家的时候,能让我知道。
通过这样沟通,我们就可以客观而有效的与他人进行交流,而不会掺杂过多的主观的臆断和偏见,从而更准确的传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
总之,爱是一种能力,同时也是一门学问,唯有不断精进与努力,才能让我们爱的自然,爱的自由。
愿我们都能做自己爱的主人,祝你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