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看了几天《人生所有经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读这本书速度有点慢了,因为之前没有思考过佛,佛教,所以作为一个常人,有些地方是不能理解的,直白点说有点看不懂,作者说的,体会不到那种感觉。所以越发看的有点慢,看了一段又回头再看,有的地方反复看了两三遍,也还是云里雾里。
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简简单单几个字,有多少无奈和心酸,对很多人来说,生下来容易活下去太难。无论是在垃圾堆找东西吃的老人,还是躺在地上的流浪汉,以及 乞讨的母子,他们都是一种活着的方式,可能这种方式并不是他们愿意选择的,也可能他们没有选择,但是他们选择活下去就是勇气。相比有的人在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选择放弃生命,他们是伟大的。记得看过一句这样的话,死你都不怕了还怕活着吗?是呀,连死都不怕了,你还怕啥。好好活着,哪怕只是一种存在,也是好的。
书中讲到遇到一个高中生,想法很多的,多的有点不切实际,但是作者鼓励他敢想是好的,但是你要脚踏实地的去一样样做。还告诉他必要时候背《心经》,很多人没看过背过,但是肯定听过王菲唱的《心经》吧,特殊的文字配上空灵的嗓音,有很多人单曲循环过吧,心情不好时试着循环听,心情莫名的就平静了,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在意,用这个调节心情特别有效,大家可以试一试。
还有一个就是珍惜粮食,人可能只有挨过饿,才会知道粮食的珍贵,相对来说我们这一辈的是没挨过饿的,以前听老人家讲没东西吃只能吃树皮,吃野菜,为了惩罚偷吃的弟弟,哥哥失手打死了弟弟。现在除了少数偏远地区吃了上顿没下顿,基本上都是小康了吧。可是这也暴露了不爱惜粮食的本性,因为某种面子的因素,在餐厅点一大桌子菜,人走了菜剩一大半,虽然提倡打包,但是如果我们意思到少点不浪费的原则,不是更好吗?家庭中也是剩菜剩饭一股脑的全倒了,吃剩菜剩饭对身体不好,那你少做一点不就行了,说到底还是大家没有这种意识,主要是没挨过饿。
芸芸众生,父母即给了我们生命,我们便要好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