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标杆法,轻松做“不吼不叫”的父母

今天,老王(王不烦、妈妈商学院创始人)在《女性增值的30节课》中分享了一种高效管理技巧——标杆法。

若对标精准,可以试着将对方的成功经验移植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实现高效人生就不再是遥远的梦。

在家庭系统中的亲子沟通,同样适用标杆法(事实上,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青年男女会在婚前接受亲密关系、亲子沟通等方面的培训)。

如果父母可以放下“家长权威”这一唯一身份,对标到不同的职业身份,实现高效沟通。只需做到以下四个步骤,就可成功迁移:

① 拆分——对标目标管理师

父母和孩子一起先确定要解决的问题类型,即大目标或总方向,再把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

可选择不同方式来拆解: 时间或周期顺序、处理流程、平行结构。

如学乐器的孩子遇到技术瓶颈期时,可试着结合这3个方式,将学乐器的目标按日周月年拆解,链接专业老师以突破瓶颈,找不同水平的学友或乐团去练习,一起成长。

②追问——对标心理治疗师

父母可以像一名成熟的咨询师那样,做不评判的聆听者。

比如爱撒谎的青春期孩子,往往都是在历次经历中因为说真话而招来被贴标签、责骂等后果,就选择用假话来逃避。

家长和孩子沟通前,先平复自己的情绪,放下一切预判,认真听孩子描述,和善地追问细节和原因,并试着复述孩子的话,帮助孩子梳理他的思维和逻辑,感受,情绪等,启发孩子自主思考撒谎或说真话分别会承受不同的后果等,引导孩子寻找答案,并作出改变。

③引出 ——对标积极心理教练

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孩子也一样。父母应像一名教练那样,多用积极、肯定的语言鼓励孩子,使之愿意分享, 并利用肢体语言(一个点赞的手势、一个温暖的拥抱等)给予正面反馈,帮助孩子建构自我认同感。

当孩子感觉被他人误解,有委屈,或竞赛失利而受挫时,智慧营父母会懂得及时为孩子注入积极心理力量。

④分析 ——对标哲学思辨家

作为父母,别忘了把理性而思辨精神传递给孩子,教会孩子从不同维度和层次去看待和处理同一件事情。

⑤展望——对标演讲家

以发展的眼光、以终为始的态度,引导孩子展望未来。像演说家那样,用精准的词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真诚的语音语调,用带幽默的金句……引发孩子对未来的向往。


总而言之,标杆法是很实用的家庭管理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成长为“不吼不叫”的父母,实现有幸福感的亲子沟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