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不胜寒

    我认为能让普通老师把课上出彩,首先学会模仿。

    最近,看了余映潮老师和王君老师的课堂实录。惊叹之余更多是惊喜,欣然于自己能偷学点课堂技巧了。

    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以《皇帝的新装》为例:

  一齐读课下注释,了解安徒生。

  二讲解童话,学生记笔记,学生齐读。

  三试读课后生字词,找生读,其他学生纠错,并讲解骇人听闻、称的多音字等。

  四快速阅读课文

  五是按照王君老师的方法,课文一共写了几类人,请你给这些人分分类,这个故事就是一个骗局,课文围绕一个骗展开,老师说如果骗子设骗,那其他的人是什么呢?

    皇帝——骗,大臣——骗,百姓——骗,小孩子——骗……

    学生写了大概3分钟了,我课堂巡视,发现好多学生都写不出来。

  还有一个是指导学生读皇帝的心里描写,还有语言描写,齐读时,大家都读,可是我让学生单个读时,没一个人愿意读。

    再引导学生了解皇帝的性格上,学生都答不到点上,比如皇帝的性格特点,学生就说“傻”“昏庸”,说不出其他的字词。

    上完一堂课,上了一个手足无措,上了一个杂乱无章,上了一个没有自我。

    归根到底,就是上了个没有认识学情地课。

    名家讲得公开课,面对的肯定是全校甚至是全市最好的班,学生肯定是最拔尖的学生,所以老师好多精彩的设计,让优秀的学生展示出来,肯定是锦上添花。而我们面对的学生,程度能差好几个光年,所以,我们的课堂即使在用心,也会很费劲,至少不能行云流水,慢,引导了也答不出,等,所以一节课能讲出来的东西很少。

    还有一个原因,是全盘接受是种无知,只抓他们的亮点,设计好的能够给予孩子收获的,驾驭不好的千万不能用,否则,偷鸡不成蚀把米,自己云里雾里,学生更是云里雾里。

    高处不胜寒,向名家看齐,也不能迷失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