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他们走了一程

《额尔古纳河右岸》用了几天的时间,我终于读完了。

听过两遍,读了一遍,真是一遍有一遍的味道,一遍有一遍的感受。

一本书其实能带给我们的东西很多。

没有见过的生活,没有见过的人,还有很多发自内心的欢笑和不由自主留下的泪水。

一本好的书会让人爱不释手,反复阅读。

读完最后一页,我轻轻地合上书本,仿佛自己也过完了玛利亚·索精彩的一生。不对,她才九十多,她的生命还在延续。

从她出生的时候林可打到了一头黑熊,人们在篝火旁边庆祝。到最后他们的族人要搬迁到山下,她执意要守着她生活着的地方。政府的人来动员,她为她们唱了那首熊祖母的歌表明了她要留下的决心。

她的生命已经和她爱着的森林,驯鹿,月光,山川,河流,篝火已经永远地融合在了一起了。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故事是一个关于鄂温克族人的故事。

右岸的故事,凄美,震撼,让人感叹这世上有那么一些人曾在那么美的地方,勇敢并且努力的生活着。

右岸的月光很亮。月光下有跳着舞的萨满,他们从傍晚太阳落山可以跳到黑夜满天星光,一连可以跳七八个小时,脚下的土地被跳出一个坑。神衣神帽神裙是他们的武器,舞蹈是他们的语言,他们与神共舞,拯救生命,但在拯救生命的同时也会付出代价。萨满是人们的神,可是他们牺牲的太多。我敬畏像尼都萨满和妮浩那样的神,更多的是疼爱她们,尤其是妮浩,为了救人,竟然牺牲了自己几个的亲生骨肉。萨满就他们族人的神。

右岸的驯鹿中有他们信奉的马鲁神,驯鹿会带着他们从一个营地到另一个新的营地。人们会毫不犹豫地跟着驯鹿的脚步迁徙。驯鹿找到苔藓的地方就是他们的新家。哪里有更多的苔藓,他们就会搬到哪里去。因为驯鹿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神兽,它们会把他们的族人带向更光明的地方。

右岸的希楞柱就是移动的帐篷,晚上住在希楞柱里,可以透过希楞柱顶看见天上的星星和月亮。还能听到世界最美的风声。

玛利亚·索的一生遇见了很多人,也与很多人走散了。

她的姐姐列娜,跟着在驯鹿的背上去了另一个世界,她走的时候梦里还带着微笑。

她的父亲林可,在去为他们氏族换取驯鹿的途中被雷电带走了。

她为了帮助伊万寻找妻儿的时候,迷了路,遇到黑熊,然后逃亡途中遇到了第一个男人拉吉达,从此幸福地和他生活在一起。

她的母亲和父亲林可的哥哥尼都萨满两情相悦,最终因为氏族族规的束缚,最终郁郁而终。

她亲爱的拉吉达被冻死在马背上。

她的小儿子在和大儿子外出打猎的时候,被大儿子误用枪打死。大儿子维克特最终因为终日酗酒而失去了性命。

她的弟媳妮浩因为是萨满,几次救人而失去了几个孩子。

走的人走了,走的人也没有走。他们化成了风,化成了雨,化成了星星和月亮,他们是山间的花草树木,他们成为了新的生命。

留在她身边的还有瓦罗加,达吉亚娜,安草儿,西班他们,还有雨和雪,还有驯鹿,以及那团永不熄灭的火。

就像她在这本书的开头所说: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把我看老了,我也把他们看老了。

他们都是从雨和雪中走过来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有精彩的故事。

林可,达玛拉,尼都萨满,伊芙琳,坤德,老达西,哈谢,玛利亚,伊万,娜杰什卡,列娜,鲁尼,妮浩,金得,娜拉,安道尔,维克特,达吉亚娜,贝尔娜,伊莲娜,小达西,拉吉达,拉吉米,马伊堪,九月,六月,安草儿,柳莎,西班等等。

这些都是从书里走出来的鲜活的生命,每个人都在拼命的活着。

和他们一一告别的时候,是那么的不舍。

然而,故事总有结束的时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