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傍晚,家乡的天空又吹来一场寒雨。
第二天打开朋友圈,看见依旧在杭城升学就读的晨君的分享。“眉间雪”的文字下,是一张风吹雪花掠墙而过的配图。杭城迎来了她今年的第一场雪。接着微信中关于这场冬雪的配图愈来愈多。有素绸似的小径,有傲然伸展的栎树,有静夜中映着白雪的昏黄灯光,还有校园中打着伞的宁静的女生。分享最多,亦是最美的,还是此刻的西湖。天、云、山一片白,水似凝结了,却温润如玉。只有岸边的枯木未被裹匀,漏出些黑色。谢君分享的桥景也很得“断桥残雪”的真味,使我看了不禁心意连绵,想起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来。
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致,便自然回忆起在杭读书时所经历的雪天。
记得12年寒冬的一天夜晚,雪簌簌的落起来。那时的雪景和心情已经忘却,只记得当时的雪下得很密。可惜的是,第二天开窗望外,东方已升起白日,雪融化,天气也更冻人。初来杭城不久的我突然想起“断桥残雪”的名词来。于是拉上孙君和牛君顶着寒风去西湖。桥上还有残雪,但残得严重了,加上来往的行人,丝毫没有见到它的风韵。我们三人便沿着湖畔走,权当冬游了。雷峰塔,孤山,苏堤,白堤……,我们就这般随意的走着,冷冷的天,却也十分惬意。后来慕名来到一个招牌为“巷子里”的风味馆。菜样已经忘记,只一个臭豆腐还记得。远远便可闻见一股浓浓的刺鼻味,确是淡淡的尿气,却不令人嫌厌。小小方形饱满的淡蓝色豆腐围成一个花心,浸一层红油,撒上碎椒,三片蒜,几点姜,陶制的碗盛着。孙君拾筷下去,送至口中,眉头一紧,喷出一嘴怪气,我和牛君就不敢尝了。
还有一次下雪,时间已经记不住了。只知道那日夜晚,雪积得很深。徐君兴然所至,邀上我与牛君去学校附近的街巷,至于是去买菜包还是看电影,我已经记不准确。路虽然不近,但返回时,我们依旧很有兴致的步行。由于时间还早,街道并不宁静,却也不必喧闹,间歇的车鸣、人语、霓虹光彩反而使我感受一份生活的热闹与温暖。路边时而看到一个个可爱的雪人,笑脸的,坐着的,还有一个,竖起球形发髻,双手合十,一副皈依三宝的样子。我们三人就一路谈笑走着,至于说了什么有趣的事也忘记了。只是当时的夜晚,当时的积雪,当时的朋友和心情令我至今回想起来,如此欢心温暖。
最后一次记忆犹深的雪天是在13年的余杭校区。当天下午,我们班正在上授英文的陆老师的活动课。陆老师搬来一个制咖啡的小机器(好像是向校园里的咖啡厅借的),还有几盏精致的小杯盘,同学们围坐在装饰简约,小小而温暖的新教室里,看老师用甜汁在杯子中注出许多彩色又可爱的图样,许多同学也饶有兴致的尝试。至今回想起来,似乎还能闻见那充盈于教室的浓浓的咖啡香。只是我对咖啡无所知,也觉得咖啡比不得香茶,所以静静地坐着想自己的事。往窗外看去,天空中竟零星地飘起了雪花,点点的,悠悠的。我向来爱雪那洁白无暇的样子,更何况配着门窗和门窗旁的小树,已有人打起了伞行在雪中。我心中的欢喜难以掩饰,拾笔写下几行字:
闻香任九侣,隔窗落浪花
何知我得意,但问雪中人
如今再看这几个句子,除了格律不通,也显出孤单的心绪。其实,居于温室之中,有挚友作伴,又可隔窗望雪,这是多么惬意的事。
如今我离开杭城与朋友们已半年有余,杭城今年的这场初雪也无缘相会了。前天看见晨君微信与我分享她从保俶路绕道孤山所见的景色,虽然没有了白雪点缀,但看着照片中的孤山一隅,西泠门牌,放鹤亭檐……,依旧能够感受到它们被雪洗过后的焕然一新,便又勾起我无限的回忆,仿佛我又回到了那些景致中。
其实杭城的雪与家中的雪别无二致,但因为杭城固有的自然和人文美景,使得此处的雪别具雅致和情味。正如我之所以喜欢杭城的雪,是因为我深深怀念那里的朋友和留在那里的幸福。
这样想着,抬头看看眼前的天空,发现自己竟然对家乡陌生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