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穷,没有真正拥有过属于自己的东西。
无论是穿在身上的衣物还是玩具,都是别人不要的。
那个时候县城里有一家童鞋店,我做梦都想拥有里面的一双小皮鞋。
但是直到童年结束,我都没有拥有过。
每当我看到同学穿着小皮鞋的时候,心里满满的都是羡慕。
后面读到初中,同学们都有新衣服穿的时候,我没有。
我永远只能穿校服。
印象最深的时候,白天穿回来的校服洗了晚上在火炉旁烘干,第二天接着穿。
有一次,我例假,早上放学我发现裤子上残留血迹的时候。
我第一反应是因为下午没有换穿的裤子,伤心的哭了很久。
高中的时候,同学们都陆续用了手机。
我没有。
直到高二,我才拥有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机。
而且是朋友换了新机给我的旧手机。
诺基亚,我到现在都还记得。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现在想起当时的场景,还是满满的感同身受。
“求而不得”这种感觉。
在我身上,太淋漓尽致了。
我从来不伸手要爸妈给我以外的东西,我也不会因为爸妈不给我买喜欢的东西而闹脾气。
当然,那个时候的我,也不懂得怎么样才能去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很多时候,我不开心,我很委屈。
但是我从来没有表现出来。
再后来上了大学,有了多余的生活费,有能力去做兼职,懂得了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得到很多东西。
当我自己买得起玩具、买得起小皮鞋、买得起智能手机的时候。
我再也没有了想要的冲动。
小时候求而不得的东西、遥遥无期的小心愿,现在不值一提。
那现在有没有想要的东西呢?
当然有。
比如想去的院校、喜欢的人、向往的生活。
和小时候的感觉一样,得不到,怎么样都得不到。
傅首尔说过一句话:
永远要学会去面对 “求而不得”
小时候是一个洋娃娃是一个小汽车
长大了以后它是一份不满意的工作
是日渐远去的爱情 是梦不断破碎的声音
你要怎么去避免?你又有什么能力去避免?
所以说,得不到的东西,就算了吧。
过了这个阶段,估计你也不想再要了!
既然无法拥有,那就努力释怀。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
他们的出现是为了让你懂得:什么是“爱而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