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莫斯科苏联国立文艺出版局序

写在前面:

本书是现实主义戏剧流派的代表性著作。

作者采用“半小说”形式,虚构了一群热心戏剧探索的师生,通过他们练习的实例与对话,传达出作者的戏剧主张。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俄国著名导演、演员、戏剧教育家、理论家。

郑君里(1911~1969),曾用名郑重,千里,上海人。1931年加入“左翼戏剧家联盟”。

章泯(1906~1975),原名谢兴,四川乐山人。1931年加入“左翼戏剧家联盟”。

——三联书店编辑部


国立文艺出版局序:

通过思维导图,梳理了斯氏“体系”的三个方面:

1.历程化发展,有长期的形成史和斗争史;

以艺术剧场作为根据地,实验体系,撰写体系,创作体系,从而形成“演员训练与演员创作的体系”。


思维导图1:历程化发展

2.“现实主义”主旨,特别是体验、下意识和生活于角色这三个重要概念;

(1)体验,实际地再现角色,在舞台上体验出来

-与神秘主义、形式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作战。

-号召真实的、有血肉的、最深刻的、最完全的、不屈不挠的、有效的、积极的、充满了情感与情绪的创作。

(2)下意识,不是无意识

-非常详细的研究;作非常注意的、细心的分析;控制演员的一切动作。

-自然的、有机的创作过程;与情绪创作有关;精神是统一的。

(3)生活于角色

对于演员的重点和难点;是规定演员心理学的现象;把人的内心的心理学的世界,在角色的生活中形象化的人物。


思维导图2:“现实主义”主旨

3.对体系的意义和价值评价,对专业和对大众的影响力。

-具有普适价值(戏剧家、文艺工作者、人民)

-具有开创价值(从头建立的,从此开始专业化)

-具有专业价值(新/高阶段,强固基础,科学基础)


思维导图3:价值意义

晓燕课题

我在一家营销咨询公司工作超过15年,对于品牌、广告等理论、方法和技术,所接受的,都是现有的学术届、我们老板的思想总结,这些思想有多少是经过我的实践检验的?检验过后,我是否能用我自己的话来理解?

这就是我可以通过本书来学习的地方。

比如,广告创意,也是一个神秘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形式主义、主观主义、武断主义的领域,被一直认为是天才和灵感的工作,普通人是否可以通过训练,达到专业的程度?

从斯氏体系看,答案显然是“Yes”!现实主义的强固基础,对体验、下意识、生活于角色的描绘,与广告创意有非常多相似之处,我们也做大量的调查研究,有规定动作,设计符号,创意口号,也有许多技术要点,比如,颜色心理学,语言学等等。那么,如何做自我修养?如何培养人才?在通读和精度后,非常期待后续的研读。


思维导图:序总图

拓展阅读:

1.“体系”第一个文献:《俄罗斯艺人》杂志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手稿的摘录。

2.《演剧文化》(1921年)杂志上《论手工业》一文。

3.《我的艺术生活》(1922年)

4.聂米洛维契·丹钦《回忆录》

5.史赤普庚&“史赤普庚之家”

6.梅宁艮涅次派

7.克洛涅克

8.萨尔维尼

9.柯克林

10.普希金《论人民戏剧兼论M.P.包哥廷的<玛尔法·朴萨得尼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