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想写一些东西,好久没动笔了,脑袋空空、无从下笔,突然想起了,不如做一个《历史上的今天》这个话题,一方面材料也好找,另一方面也能随便发挥一下自己的想法,每天挑一个事件,交流一下。
我在网上搜了一下,3月17日,从历史到现在,发生的事情太多了,今天我就找一个我感兴趣的历史话题来和大家交流一下。这个事件就是1890年(光绪十六年)3月17日清朝与英属印度在加尔各答签订的有关西藏事务的不平等条约《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又称《中英藏印条约》。
从18世纪70年代起,英属印度就已开始寻找打开中国西藏门户的通路。19世纪60年代,英国势力深入或控制了毗邻西藏的布鲁克巴(今不丹)、廓尔喀(今尼泊尔)、哲孟雄(今印度锡金邦)等国以后,向西藏扩张的愿望更为强烈。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规定英人可自甘肃、青海、四川或英属印度入藏,英印当局准备伺机实行。1884年10月,英印政府命马科蕾筹办进藏考察商业。1886年初,马科蕾考察团在大吉岭集合,准备入藏,因西藏地方坚决反对而作罢。西藏地方当局为防止英人入侵,决定在隆吐山设卡。隆吐山属热纳宗,热纳宗属西藏,曾由达赖喇嘛拨给哲孟雄部长期放牧,英国人说成属哲孟雄。
英国以藏兵“出境”驻哲孟雄的隆吐山“阻塞商路”为由,决定动武,发动侵藏战争。1888年3月,英军进攻并占领了隆吐山,进而侵占纳荡、对邦。9月,清政府派驻藏帮办大臣升泰与英国议和,谈判停战划界。在第一次谈判中,双方就哲孟雄、藏哲边界和通商三个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由于双方争执不下,谈判中断。1889年,清政府又派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英人赫德之弟赫政作升泰的翻译和助手,与英印政府继续谈判。清政府于1889年7月、9月先后提出两个草约,均遭到英印政府的拒绝。英国政府为了防止其对手沙皇俄国在西藏问题上找到可乘之机,希望尽快结束中英关于西藏问题的谈判,一再催促英印总督早日结束谈判。12月16日,英印政府通过赫政向升泰提出新的四条草案,清政府接受。1890年3月17日,升泰与英印政府总督兰斯顿在加尔各答正式签订了《中英会议藏印条约》。
《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共8款,主要内容有:清政府承认哲孟雄归英国保护;划定西藏地方与英属哲孟雄的边界;有关双方游牧、通商等事宜容后再议等。
《中英会议藏印条约》的签订,使哲孟雄完全脱离中国,而关于边界及缓议诸项为英印进一步侵略西藏铺设了道路。
这个事件让我想起了,国家只要一衰败,国土安全、领土完整、人民安定确实就成了奢望。西藏作为我们国家重要的一部分,地位比较重要,一直以来都备受国内外社会关注,也被我们的对手虎视眈眈,我们必须常怀紧迫之感,常怀忧患意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给我们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