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的21封信】06:无聊的时候你会做什么?

2017年9月18日的我:

你好!

新的一周,感觉怎么样?

听说刚刚过去的周末,你又过得心急火燎的;但今天仍然可以早到公司、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没有陷入“星期一综合症”。这一点做的不错,比过去的你,有了一点点进步。

但是,这样真的有必要吗?为什么非得把周末排的这么满呢?


我知道那种感觉:当任务堆积起来的时候,恨不得一口气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但这种自不量力的行为,对效率、对质量和对身体来说,都是不可取的。

记得几年前,一个同事每天都叫她女儿补习、写作业,只留很少的时间玩耍。

我和朋友都很反对——学习,只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就可以了;玩耍也是需要花时间的。

因为:如果一个人把大量时间拿去学习,却不花时间去了解“怎么玩耍”,那么,他就容易失去“娱乐”的能力。

这样有什么害处呢?一心扑在学习上,不是很好吗?


但你必须承认:人是需要娱乐的。

而且,娱乐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最高层是陶冶情操、有益身心,比如听音乐会、欣赏美术馆、体育竞技、品茶、收藏这样的兴趣爱好;

稍次一层是休闲、放松、释放压力,比如和朋友打球、爬山、下棋、看电影、郊游这样的娱乐活动;

最低层次、却也是最过瘾的一种娱乐方式:沉迷游戏、无节制的看电视、疯狂购物、酗酒、纵欲,这就比较损害身体健康了。


第一种娱乐,可以给人很大程度上的精神满足,会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丰富我们的内涵,但门槛比较高。

试想,一个完全没有艺术感知力的人,会在听到郎朗弹《黄河》的时候,感到心潮澎湃吗?会在听到吕思清演奏《梁祝》的时候落泪吗?

第二种娱乐,门槛相对较低,人人都可以参与;只是这种娱乐方式,休闲放松可以,却不能承载太多;

第三种娱乐,我觉得可以称之为“刺激”。


为什么人们都需要娱乐?

因为“无聊”是会杀死人的。为了逃避无聊带来的空虚,我们才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

多少沉迷游戏、网瘾甚至涉毒的人,最初的动机都是因为“无聊”、所以才去“找刺激”?

就像我们那位同事的女儿,到了暑假就变得无所事事——音乐她欣赏不了、美术馆她没兴趣,也没什么爱好可言,结果在网吧里才找到“归属感”……


如果你现在不引起重视,那么,当无聊像洪水一样将你包围的时候,你拿什么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还是靠可乐威士忌吗?


by:2022年的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