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真爱”的考题,你得了几分?

从何时开始,“爱”被分门别类了?

我们常听说:这就是真爱啊!

既然有“真爱”,那么在二元对立的世界中也就存在“假爱”?难道爱是一件商品吗?也有真假伪劣之分吗?

既然有“无条件的爱”,那么就存在“有条件附属的爱”?你必须...我才能爱你?这样的充分必要条件在“爱”的世界里真的成立吗?

“爱”是一种能量状态,无边无际,无框架无条款。这种纯然的状态与有没有对象无关。就像鲜花散发一种香味,这是它作为鲜花本然的状态,更是它生命过程中释放本我的一个过程,与有没有人闻欣赏它的香味毫无关系。

放下对“爱”的分别心,也就放下了对所谓“真爱”的执著,解脱了自己苦苦寻觅“真爱”却无所得的痛苦。

当我们认知到“爱”只与自己的状态有关,与他人没有任何关系时。我们可以把关注点向外收回,向内放在自己的内心。把能量放在如何觉知和调整自己每一个当下的状态。无论是单身还是处在恋爱关系当中,我们都能把每一个状态作为一个修行的过程。一场关于活出爱的频率的修行,一场关于无论在何种状态下都能做真实、自在、自信的自己的修行。

有一句浪漫的情话说:“爱对了人,天天都是情人节!”

然而,我更想说:频率调整对了,我们自己就是情人节。而我们要做的只是敞开心扉,欢迎相互吸引的灵魂来到我们充满爱的世界,用爱的频率和我们一起狂欢!

谢谢你!

我爱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