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权一分为三。 中国不像西方民主,中国注重质,谁贤明听谁的。如果都贤明再来讨论数量。
1.尚书省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吏户礼兵刑工 《唐六典》
2.中书省
3.门下省
4.御史台 三省六部一台
1.左御史监察朝廷中央政府 ->尚书省内之六部
2.右御史监察州县地方政府
5.敕令的颁布流程:
6.为了防止敕令经常被驳回,设置政事堂,由中书省,尚书省,或者一些经过推荐的官员来统一颁布审核。
2.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比汉代更细分,所以官位变得更小,而且两极分化严重
2.设置节度使,观察使,本意为中央集权,实则令他们各自为政,脱离了中央的控制
3.选举制度
科举考试
1.利 政治舞台开放给平民,而不是只是书香门第。
2.弊 打击工商业,鼓励入仕,造成政治团队臃肿。唐代前后三百年,因政权之开放,参加考试者愈来愈多,于是政府中遂设有员外官,有候补官,所谓士十于官,求官者十于士,士无官,官乏禄,而吏扰人,这是政权开放中的大流弊。此项流弊,直到今日仍然存在。
4.唐代经济制度
1. “租”“庸”“调”
1. 均田制:均田制,即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役:每人每年服役20天
3.调:“调”是一种土产贡输,各地人民须以其各地土产贡献给中央,大体上只是征收丝织物和麻织物
4.概括:租即是粟米之征,庸是力役之征,调是布帛之征。租庸调项目分明,有田始有租,有身始有庸,有家始有调。此制的最高用意,在使有身者同时必有田有家,于是对政府征收此轻微的税额,将会觉得易于负担,不感痛苦。这是唐制较胜于汉制之所在。
5.账籍制度繁琐,全国人口普查,每年一年登记对比,三年造籍,迁户更改不易,容易造成人的懒散,然后数据不准。人事松懈造成租庸调制失败。
失败原因:就账籍制度言,可见每一项制度之推行与继续,也必待有一种与之相当的道德意志与服务忠诚之贯注。否则徒法不能以自行,纵然法良意美,终是徒然。而且任何一制度,也必与其他制度发生交互影响。故凡一制度之成立,也绝非此制度可以单独成立的。再说此项制度,其用意颇近似现代所谓的计划经济。这要全国民众,每个家庭,每个壮丁都照顾到,计划到。在近代大规模地利用科学统计,交通方便,声息灵活,印刷术容易,尚且感到有困难。“古代交通既不便,政府组织简单,纸张亦贵,书写不便,这些都是大问题。在这种情形下,户口登记逐渐错乱,此制即无法推行。迫不得已,才又改成两税制。唐代的租庸调制,可说结束了古代井田均田一脉相传的经济传统,而两税制则开浚了此后自由经济之先河。
2.两税制
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
1.简化了税法。
2.长期不调整户等,不能贯彻贫富分等负担的原则。
比如 一个地方之前1000人 交税1000 现在500人还是交税1000
3.两税中户税部分的税额是以钱计算,因政府征钱,市面上钱币流通量不足,不久就产生钱重物轻的现象,农民要贱卖绢帛、谷物或其他产品以交纳税钱,增加了负担。
评论:这一项田租改征货币的手续,也从两税制起直延续到现在。最主要的是,则是政府为这财政收支以及征收手续之方便起见,而牺牲了历史上传统相沿的一项经济理想,即土地平均分配的理想。自两税制推行,政府便一任民间农田之自由转移,失却为民制产的精神。结果自然会引起土地兼并,贫富不平等,耕者不能有其田,而奖励了地主的剥削。
5.兵役制度:府兵制度
1.兵由良家出 所以武器精良,马匹衣甲称手,战斗力强。
2.将有功无权。
3.因为人的懒惰怠政:松懈病,疏慢病,阵亡得不到鼓励,导致人心凉了;再加上边防军贪婪,折磨兵用来克扣财物。府兵制度名存实亡,后来聘用外国人做兵(安禄山,史思明,李光弼),导致天朝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