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不要“为了孩子不离婚”?

今天,一个姑娘问我:“姐,昨天我的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她父母要分居,我该怎么安慰她呀?”

我第一个反应是:“你那个朋友多大了?”

姑娘回答我说:“和我一样大呀。”

下面是我俩的一段对话,“W”是我,“T”是那个姑娘。

W:“那就是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了。”

T:“嗯。”

W:“那她的父母也应该是五十岁左右了吧?”

T:“是的。”

W:“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劝她,祝她的父母快乐!”

T:“啊?可是我那个朋友还没找对象呢。”

W;“你的朋友找没找对象,和她的父母分不分居有什么关系?”

T:“以后她要是找对象的话,她的对象可能会因为她父母分居,不和她好的啊。”

我很惊讶,再次跟这个姑娘确认:“你那朋友多大?”

“和我一样大呀!”

我很诧异:“她父母这个年纪了,还有勇气追求情感自由,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作为子女,不是应该衷心地祝福,并帮助他们嘛?”

这段对话让我陷入了沉思。

一个成年人,为何会选择牺牲父母追寻幸福快乐的机会,去成全自己呢?为何会选择消耗父母的情感自由,去成全自己呢?

深究其因,是在父母这里就出现问题了吧。

常听父母说:“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早就和你离婚了。”

“为了孩子不离婚”,只这一句简短的话,孩子就背上了锅,背上了造成父母亲密关系出现问题的锅。

其实,父母会因为“习惯性将就”,而不敢承认是自己的能力有限,才搞砸了自己的婚姻,也不敢承认是自己的力量不够,无法独立生活,才不敢离开。

如果要他们直面自己的问题,那他们一定是惶恐不安、忧虑万分的。

于是,父母会不负责任地把“不离开”的原因归咎于孩子,让孩子去承担他们的依赖心理。

甚至还会跳出来反驳,这是在鼓吹离婚,是在破坏和谐。

殊不知,父母的此番言行,可能会伤害孩子的一生。

父母“为了孩子不离婚”,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防御机制越强的人,越固执,越不容易改变。当社会进步了,人们追求自我、追求自由等等的意识都在进步时,这些保留原来的意识形态的人,会生活的越来越艰难。

既然我们已经有了孩子,既然我们真正想要对孩子负责,那我们就应该考虑得更长远,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示范。

认真地为一段关系的开始和结束负责,认真地引导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可以勇敢地创造或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与快乐。

所以,当父母的亲密关系出现问题时,我们大可大大方方地对孩子说:“孩子,爸爸和妈妈出现了一些感情上的问题,我们可能以后不能再住在一起了,但是我们仍然是爱你的。”这样勇敢地去面对问题,大大方方地去解决问题,不仅可以减少给孩子带来的伤害,还能让孩子更早地建立相对健全的三观。

否则,我们的孩子将来可能也会一边为亲密关系深感痛苦,一边说“我不能离婚,不然我爸妈会难过、会不放心我的”,或者是“我为了孩子,不能离婚”。作为父母的我们,真的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这样过完他的一生嘛?

再回到上文的对话,这个孩子应该是曾经被父母如此“消耗”过吧,所以才会企图用“消耗”父母的方式来得到自己想要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