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52章:普通人如何减少烦恼?唯有关闭欲望之门,寻得内心安宁

《道德经》第52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扇欲望之门。关闭这个门,才有吸纳万物能量的能力;如果打开,就犹如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带来的将是无尽的烦恼与伤害。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指天下万物都有本始,这个始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既然知道了万物的根本,也就认识了万物;既然认识了万物,如果再谨守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也不会发生危险了。堵塞嗜欲的孔,关闭欲念的心门,就可以终身没有劳烦扰心的事。打开嗜欲的孔,就会增添纷杂的事,使你终身不可救治。能从细微处察见事理的叫作“明”,能够守住柔弱的叫作“强”。运用外在的智慧的光’返照内在的“明”。不会给自己带来灾祸,殃及其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延绵不绝的常“道”。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强调关闭欲望之门,方能免于烦忧。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能够洞察到细微之处,叫做真正的高明。能够在主观上守住柔弱,叫做真正的强大。

北宋文豪苏轼在宦海沉浮中面对党争倾轧,他没有深陷权力与利益的漩涡,而是选择以豁达之心面对人生起落。被贬黄州时,他开荒种地,与百姓为友,在文学创作中寻求精神寄托,留下诸多传世佳作。

苏轼关闭了对功名利禄的渴求之门,在简朴生活中体悟生命真谛,成就了超然洒脱的人生境界。

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就不要盲目追求职位升迁、薪资攀比;在生活里,也不要被消费主义裹挟。而是要关闭不必要的欲望之门,将精力投入到真正有价值的事物中,才能收获内心的宁静与充实,实现人生的可持续发展 。

过多的欲望往往成为烦恼的源头,唯有克制欲望,才能收获内心的平静。

面对工作中的竞争压力、学习中的功利心态、生活中的物质诱惑,我们也常常被欲望裹挟。为追求更高职位而疲于奔命,为获取更多物质享受而焦虑不安。

学会“塞其兑,闭其门”,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得失,专注于提升自身能力和精神境界,才能斩断烦恼的根源,在纷繁世界中守住内心的一方净土,收获真正的幸福与安宁。

总之,我们要建议每一个普通人,都要关闭欲望之门,回归到“见小、守柔”的状态,善于用道赋予我们的财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来自本人微信公众号“小渡渡讲道德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道德经》最早称为《老子》,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将老子尊为“道祖”,并将《老子》一书改名为《道德真经》。 《道...
    赵客缦胡缨v吴钩霜雪明阅读 4,312评论 1 3
  • 2022年10月7日开始阅读 小雨凉冷 第01章 天地之始 【原文】 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非常名③。无...
    苏缘sharon阅读 3,388评论 0 2
  •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刘月Luna阅读 5,258评论 0 0
  • 3月14日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
    1cc67c050f70阅读 1,813评论 0 0
  • 《坐忘论》+译文 正一净明忠孝道 2018-07-13 《坐忘论》序 夫人之所贵者,生也;生之所贵者,道也...
    屈婧阅读 8,027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