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2天时间,看完毛姆的《人生的枷锁》。给我最大的印象是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无可非议,处于各自的位置、立场、条件上自有其行事逻辑,每个人的结局也都是求仁得仁,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则不由人意。范妮普赖斯是书中最让我心痛、佩服的人物。
某些人天生必然获得幸福,如诺拉、莎莉、莎莉母亲,他们靠的是自己的知足、忍耐、乐天知命,不怨天尤人,善于从生活点点滴滴中获取生存智慧。某些人可能会得到幸福,如海沃德、米尔德丽德,一则是生来含有金钥匙,生活给予了无限的选择,另则虽然一无所有,却捕获拥有一切的人的倾其所有。然而这类人最有可能失去幸福,侥天之幸视为自我奋斗,然后因为自己的自大、愚蠢失去一切,自怨自艾,永远沉沦。还有一些人永远得不到幸福,他们认为自己必须去做某件物事方能获得幸福,现实是徒增献祭命运的牺牲。范妮就是这样一个不幸福的人,死于自己的理想。
范妮一贫如洗,常年穿一件不干净的白衬衫,束一条棕色裙子,豪无体面。她跟全画室的人不对付,几乎被所有人讨厌。学画几年,被导师评价为连孩子都不如。最后,自己哥哥连5英镑都不愿意出借,山穷水尽,自缢身死。无论怎么看,范妮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二十七岁,没有朋友,缺少亲情,自己引以为傲的佳作甚至得不到初学者的认可。但她的骄傲、希望永远熠熠生辉。一年四季长期处于饥饿的她,把最后一个便士付了学费。面对善意的邀请用餐,总是果断拒绝。向菲利普求助就能获得周济,却宁愿寄一封“我再也坚持不住,想到让别人碰我的身体,我就受不了,我把所有的东西留给你”的绝命信。面对贬低,自信通过不断坚持,天赋、成功总会得到。越是卑贱,越是骄傲,越想留住,越果断放弃。骄傲给她一身刺,推开所有人。希望,让她在极度困难境况下仍存斗志,饱含期待。随着她的身死,一切化为泡影。留下“若她接受自己平凡的命运,甘做一个家庭老师,必然衣食无忧,正常的结婚生子,何至落得如此下场”的批评。其实她的作品有可能成功,艺术本来不是个玩意儿,名家站台,舆论吹捧,佳作、大师就此诞生。同时她的作品永远不能成功,艺术是自我表白,任何人给不了指导,学习、模仿是他人的艺术,缺乏经济基础必然缺少独立人格,企图靠艺术谋生本是南辕北辙。范妮逝去仅有的现实意义是促使好友就此封笔,从艺术中果断抽身。是否有意义,谁在乎呢?
人活着需要希望、期待。落空的希望、期待让人不想活着。人究竟能在绝望中坚持多久?注定失败的坚持是否值得?在无尽的时间、空间中,个人的存在对于世界并无意义,可对于个人而言自身就是世界。每个人都应该有值得自己坚持的事物,若无则努力寻找,终将找到。Fuck the Reg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