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吴校长在大会上发表讲话,并分享了在上海学习之后的一些感受。对于其中一位老师如何做到精准 提分,让学校大面积的学生成绩远远高于兄弟学校,我非常有感触,因为这些想法正是我想过却还没有做的。
这位老师花了11年的时间,积累了一万多道题,然后将其系统化,并总结出了其中的压轴题。根据知识点讲内容制作为微课,做到了精准 提分。他再次强调,我们学校目前的境况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我们的老师当使绝招,出奇招。
具体怎么做呢?吴校长又总结了关于教师成长的几点有力而落地的建议。
第一:多读书,提高自身素质。
有一位老师,学校打算提拔他,但最后没被通过。一个重要原因是发现他的家里除了学校上课用的课本和教参书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书本。
吴校长也提到了参加银川市九中王锦秀校长组织的校长工作室的学习,大家也在读书,有关于教育方面的,也有小说类的。
我是一个说话不多的人,所以孤独的时候常以书本为伴,烦恼的时候也会去书里找答案。当我读《幸福,从接纳开始》这本书第三遍的时候,对于班里调皮不学习的孩子,有了新的认识。这本书的作者林青贤先生说:“如果爱没有增加,事情就不会有改变”。所以我换了一双眼睛来看这个孩子,并叫他谈话。我顺手送他别人给我的一颗水果糖,让他把对面的椅子拿过来坐下我们聊一聊,他说:“老师,我就站着。”在我说了三遍之后他还是说自己站着。最后我说我个头低,你那么高又站着,我就一直要仰视你,我们能不能平等一下下?最后他环视了一下办公室,没有拿旁边的椅子,而是拿了一个凳子。那一刻,我觉得他特别懂事,一点儿都不淘气。
看着他的小手,大冬天应该没抹过油,也没戴过手套。我摸了摸他的手,看着他穿得有点不合身的衣服也不干净。想起了当年我上学的时候,穿着妈妈改作的衣服,也自卑,也希望老师能看见我。现在他只是换了个不同的方式希望老师看见。我感受到了他比我更勇敢。为此,我给他专门写了几个字。聊天过后的日子里,他英语还是不会,但上课不那么淘气了,或者出现什么状况,我把手放他脖子里,取取暖,或者看他一眼,他就又安分了。
第二,做教师,常学常新。
吴校长说:“卖油翁里说到了熟能生巧,我们不能靠这个,因为受教育的对象一直在变化,不能把一天重复365次。只有你的想法比学生多,变数比学生多,才能出奇制胜。”
我自己有过8年带高中学生的经历,其中有5年带高三毕业生。但自从我带初中以来,我更敬佩初中老师。他们在实现着从零到一的质的跃迁。化学中不管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最初都是需要足够的能量才能反应。骑自行车上车的那一瞬间,尤其后面再带一个人,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等骑好之后,顺着惯性蹬就可以了。那好学生如同你走下坡路,把握住方向都不用使力气。其他学生等于走走上坡路,但都比刚起步要容易。
第三,教师要学学心理学
吴校长说:“我外出学习的时候有专家把初中学生称为犯二族,他们违纪是为了刷存在感!”
对此我也深有体会,我也试过其他老师用的办法看似很有效,我拿来用的时候一点作用都没有。有人说:“如果我们只在行为层面上解决问题,越解决问题越多。行为只是他思想意识和潜意识里的冰山一角。”所以我有幸学了学绘画心理学。通过画中的人树屋,可以窥见一个人的很多心理活动。
这个孩子的画中屋子的门很小,表示他与外界沟通很少,心门几乎关闭。他的树上挂满果实,表示他也有远大目标。我问他是否跟父母交流不多,他说几乎不交流,朋友多吗?他说也不多。据我了解,他还害怕失去朋友,冒着被班主任批评的危险在上课的时候去踢球,其实他心里不愿意,但他不会拒绝,更怕孤独,他怕没有人看见他的存在。
感谢吴校长讲话,带给我这么多启发。总之,多读书,常学常新,再学学心理学,才会让我们做老师的有能量而不至于枯竭。一起来,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