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后妈妈发现看图说话能力差,原来是因为这个

前一段时间,遇到几位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家长,这些家长跟我聊起孩子上学的情况,那简直是滔滔不绝,说着每个孩子让人着急的地方。

有一位妈妈很疑惑地说:我从小就给孩子报了思维班,上了好几年,还教他认识了许多字,跟我们说话也挺跟劲的,怎么就语文看图说话不行呢?

另外一个家长好像有同感似的,赶紧接过话说:是啊,每次一做看图说话的作业,那简直就发愁了,明明上面画得很清楚,就是这个那个的说不出来,怎么启发也没用。

接着,还有一个家长也争着说:从小没少带孩子看书,给他讲故事,我们的老师也说孩子看图说话能力不行,让我们在家帮孩子练习,可是怎么帮呀,他根本就不听。

听着这些家长的抱怨,我问了这些家长几个问题:

第一、你们是怎样跟孩子一起看书的?家长们基本回答就是我给孩子念啊,或者教他读下面的字。

第二、发现想让孩子知道或者学会的东西,您是怎么做的?家长们基本的做法是反复教,反复告诉孩子,直到孩子记住。

第三、您所教给孩子的都是一些什么?家长们好好的思索了一下回答,一般教给孩子的这个字念什么?这个拼音怎么读?加减法法怎么算?当然还有一些规则性的东西,例如对人有礼貌、不要大声喧哗等等。

看到家长的回答,我们就清楚的知道为什么上学后才发现孩子的看图说话能力不行,只是因为上学前,家长们关注的都是知识的灌输。

从孩子一出生,家长们习惯性的做法就是告诉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什么都想让孩子一下子知道,于是就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地让孩子记住,等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让孩子学说古诗,念三字经,甚至英文单词,再到快上学的年龄,认字、拼音、数学统统教给孩子,让孩子反复练习。家长们觉得只有这样做,才没有虚度孩子的童年。

因此,这样就导致家长对孩子能力培养的忽视 ,因为能力是抽象的,看不到摸不着的,有些能力需要很多年的培养,有些能力不在关键时刻是显现不出来的。家长培养半天看不到孩子的变化,没有知识灌输那么见成效,这也是家长忽视能力培养的一个因素。

看图说话的能力,是需要孩子有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其实,家长在孩子上学前,不断跟孩子聊天,不断跟孩子讨论故事,家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多问问孩子怎么办,孩子的这些能力自然就会提升,上学时看图说话能力也不会差。

说白了,家长在孩子成长中,往往会出现重视知识技能教育,忽视了孩子习惯、兴趣、能力的培养。认为孩子认识字、会说儿歌才叫学东西,而轻视孩子在玩中的探索或在讨论故事中的思考分析,甚至觉得这些不是学习。所以,一上学,遇到像阅读理解、写作、应用题等这种能力题时,就会出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真的不知道自己一天天都在干嘛!!我做了什么有用的事? 1 背新概念英语 1暴饮暴食 2 做实验 ...
    vera_fish阅读 123评论 0 0
  • 每天都需要一起成长,陪伴着
    林安福阅读 257评论 0 1
  • 当你考学时,被同学们质疑;当你考证时,被同事们质疑; 当你旅行时,被朋友们质疑; 当你创业时,被亲人们质疑; 当你...
    周朝阳阅读 359评论 1 0
  • 小雨一直沥沥啦啦的下着,借次机会,在家看书,《小鬼鲁智胜》,看名字还以为是《水浒传》里的鲁智深的弟弟呢,可看了...
    苏筱瑜姥姥阅读 14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