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初选后,还剩下7个人,老师说:“一直留到现在,你们都是英雄”。我回头看了一下,心里默默数了一遍,七个。所幸自己是其中之一。不过竞争依旧残酷,最终比赛只要六个,甚至四个,目前我能排到并列第三,下一次,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谁也不知道。个中辛酸苦辣,实在难以溢于言表。
事实上这一场景去年也曾发生过,只是结局不同。
刚开始时,教学技能大赛的报名通知下达到各班,大家跃跃欲试。带着不同的目的,不管是为了在参与的过程中锻炼自己,还是为了最终拿到省赛的名次,获得一份荣誉,从跨校生,大三,大二,每一级都能看到熟悉的身影。90人的教室至少能坐满一半。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来的人越来越少,我们这些留下来的人机会就越大。需求多大,动力就有多大,这是一个自然平衡。
我们相聚在周四的晚上,鼓足勇气,站上讲台,不过几分钟或者没讲两句话,就被要求重来。从门口到讲台的短短几步,要昂首挺胸,要面带微笑,要自带气场,字正腔圆地说出“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1号参赛选手”。
渐渐地,面对老师的批评,我不会紧张地冒汗,不会双腿发抖,我已经足够勇敢,站上这个讲台。最初的姿态训练结束,我们就要开始选择各自的课题,以一个教师的身份,进行一场完美的演绎。
老师说,不管什么的课题,都可以讲好。这是对于他这样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人来说才能做到的。对于我,实在太难。不断地进行试讲,不断地修改教案,ppt。可是都达不到想要的结果,看着老师对别的同学指导,心里五味杂陈,羡慕之余更多的是失落。老师说,你来这里是要挨训的,如果害怕,那就不要来。那时候多希望,被训的那个是自己。因为在我看来,只有能够进步,才会被训。就好像高中,甚至再往前的学习生活中,总是羡慕那些被老师喊到办公室的同学,那是好学生才有的特权。
每个训练讲课的晚上,一群人一路小跑,仍然赶不上宿管阿姨锁门的时间。在阿姨的抱怨声中,我们说着谢谢,然后各自回到宿舍,和室友分享这一晚讲课的点点滴滴。训练一直继续进行,水平高低也逐渐越来越明显。结局早已预料到,继续留下,是奢望奇迹的发生,也为求一个过程的心安。
老师邀请有过参赛经验的师姐来为我们指导,师姐向我提了一个问题。那种希望被理解的心态在发酵,我解释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却被老师说我在狡辩,不能接受他人意见,这种不被理解的委屈一直困扰我很久。
第一轮初选结束,我留下了。可是第二次我们自己当评委的选拔,不得不离开。那个时候刚好轮到期末考试,我和舍友互相安慰,这下子可以好好准备期末考试,没有后顾之忧,我们的暑期兼职也可以如期进行。事实上我们是有多么渴望被选中的那个能够是自己。
虽然结果是遗憾的,但这一学期我也获益良多。为了不怯场,逐渐敢于表现自己。比如酿造学课堂上给同学们讲面酱的制作工艺,形政课上积极举手回答老师问题,比如小组合作时主动要求做演讲的那一个。一点一滴地积累,只为某一天发光发亮的自己。
七月烟台,不见不散。
这一次我们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