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生活节奏飞速的时代,我们有多久没有静静坐下来深度思考了?
这个娱乐新闻漫天飞,抖音充斥每一个角落的时代,我们关注的都是别人的精彩生活,缺少对自我的审视,缺少对属于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的正视。每天有多少时间脑袋是空白的?有多少时间是用于自我复盘的呢?人生有多少个十年,人生难得糊涂。扪心自问,哪怕每天都刷着淘宝,刷着眼花缭乱的抖音,我想绝大部分人内心都是焦虑的,因为关注的是别人的人生,于我的意义何在呢?
最近一直在寻找旧事的回忆,却发现能记起来的真的是寥寥无几,隐约飘过的只有几个关键词还有几个模糊的片段,大概是太久没有深度思考,连脑细胞都懒惰起来了吧。这也是我开始文字记录的初衷和意义。
中学时代的我 ,第一个关键词是自卑。
从一个小山村考试到城里的重点中学读书,当时的第一感觉自然是自豪和一点恐惧,但是很快就被自卑这种情绪取代了。小时候小小的我眼界自然是很窄的,城市里有着和农村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是热闹非凡的车水马龙,是城市同学开朗的性格还有白皙的皮肤。而我,就像个局外人一样,哪怕同窗了六年,还是感觉格格不入。没错,是一种异乡人的感觉。
我的中学时代(二)关于孤独
中学时代毫无疑问是孤独的,一个异乡人油然而生的孤独感。印象最深刻的作为一名住宿生,星期六星期日偶尔也会待在宿舍不回去,那时候宿舍只剩下自己孤零零一个人,空空荡荡的宿舍,静谧无人的教室,像极了拍恐怖片的现场,最怕来一阵凉凉的阴风,整个人都是毛骨悚然的。现在回想起来,自己都无法确定是怎么过来的。
或许是从那时候就习惯了孤独,多年后跟一个男同学聊起初中时彼此的印象,他说,你以前啊,总是独来独往,不爱跟我们玩的。嗯,原来是这样的呢!那时候的我只知道是自己是孤独的,并不知道在别人看起来更是寂寞的。
我的中学时代(三)关于暗恋
中学时代也是花季时代,是每个少男少女情窦初开的年纪。默默喜欢的对象,也许是相邻前后的同桌,也许是教室另一头的的看起来毫无交集的同学。
那时的我,一直默默喜欢一个男生。他没有很帅,皮肤也没有很白,但是在我眼中他是眼睛里有星星的男生,很非常优秀有魅力的,他爱笑而且性格也开朗风趣。默默地关注是我对他表达喜欢的唯一方式了,目光总是总是追随他,他几点回来上晚修,今天是不是换了发型,他第几节课拿着杯子去装水......鉴于自己双鱼座骨子里透出来的浪漫主义情怀,我没有自信也没有勇气表白,这样的暗恋注定无疾而终的。多年后对于他,从未拥有过,却好像在心里失去了千千万万次,多少次k歌唱着张靓颖那首《我们说好的》,那句“人群中再次邂逅,你变得那么瘦,我还是沦陷在你的眼眸”,我都会红着眼眶想起了他,这也许就是初恋的刻骨铭心吧。那个我暗恋了六年的男生,多年后再见彼此,终究只是淡淡说句:好久不见。
我的中学时代(四)关于认知
我从前一直不知道正确的认知这个东西的存在,慢慢长大才深深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人生最初的认知,其实是从生下来那一刻父母给的。
比如说对于那时候自己学习成绩的认知,总体成绩虽然不错的,但是文科占绝对优势的我后来选择的理科,错误的认知是导致我后来高考失利的主要原因,那时候的我一直天真的以为勤能补拙,人定胜天。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是我多年后才领悟并且正确认识的。
总体来说,自己的中学生活总体来说是偏暗淡的,缺乏对自己清晰的认知,也不懂得选择大于努力这。少年时期很多认知都是模糊的,需要家人、老师、亲人的正确指引。
当见识的多、书读的多、经历的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时,你会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和经验,你的个人构念就会越来越丰富、越饱满,你的认知能力才能越来越高。
人生再无第二次少年,谁的青春没有遗憾呢?对自己往事复盘,作为前车之鉴,对未来对下一代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呢?往事一去不复返,相比于执念过往,我们更应注视的是现在还有未知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