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是财商教育界的经典之作,深度剖析了富爸爸和穷爸爸面对财富的思考方式,以及讲述两个爸爸完全不同的命运,我相信读完本书的伙伴肯定想成为像富爸爸那样的人。
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获取知识变得非常便捷了,包括学习的财务知识,很多人通过学习都可以了解财务知识,但很少人会因为学习了财务知识就富裕起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答案显然是没有行动。没有行动但却忙碌于工作,这是又什么样的状态呢?
本书作者罗伯特先生就直接给我们指出:忙碌的人其实是最懒惰的人,因为忙碌的人都是把忙碌当做逃避问题的借口。罗伯特先生讲了个故事说明:一个很努力工作的人,他希望可以让妻子和女儿生活得更好。于是整天都待在办公室,甚至周末还把工作带回家。直到有一天回家发现人去楼空,才知道妻子带着女儿离开他了,其实他 早就知道自己与妻子的关系有问题,但他宁可泡在工作里也不去处理与妻子个关系,任凭这种让他沮丧的关系发展导致他工作表现不佳,最终失去了工作。因为生活所迫,妻子带着女儿便离开了他。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过分的忙于工作而没有照顾更好自己的身体,导致生病;房价高了大多数人会说我可买不起,甚至从此打消再争取买房能力的念头;十一长假高速免过路费时计划去远一点的地方旅行,最后却创造7个小时行驶78公里的堵车世界纪录;股票涨的时候跟随买入,跌的时候也跟随着卖出等等,这些看似忙碌于工作或者盲目的行动背后,却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很勤奋、很享受而已,实质上是为自己的懒惰找个理由让其行为合理化。
我们很多人都会犯这样错误,通过忙碌的行动来掩饰自己的懒惰,其实内心是很清楚自己在逃避一些重要的事情的。有位著名的印度心灵导师说,当代心理学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发现了人类是非理性的。这话我非常赞同,甚至我相信理性对人来说就是不成立的,这种非理性的模式就好比一种情绪化的表达,直接跟事情发生的本身不再相处与共振。这都是我们在证明自己的观念、理由或者某种道理表达出来的行为,这些头脑的逻辑和信念可能在来自我们的不同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它将我们也限制在那个世界中了,这种定性直接让我们在生活里的种种冲突中难以跳出来。
(这篇文章估计在2500个字左右,待续~)
我想是因为当人直接面对发生的事时,本
注意力
持续写作很可能是锻炼学习能力、锻炼思考能力、锻炼分析能力、锻炼沟通能力的最直接、最低成本的方式。
5% 的人在思考;10% 的人认为自己在思考;85% 的人,宁愿死也不肯思考……
只要我们借助复利和时间的力量
在智力上、知识上、经验上,复利效应依然存
大部分人间疾苦,比如贫穷、疾病都可以通过更多的钱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