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可能由于教育和自身性格原因,我对于“钱”一直保持着微妙的情绪。一方面又渴望一夜致富,表现形式为持续买彩票;另一方面又对财富十分不屑,对于“富豪”“金融”“股票”之类的词总是抱有莫名的抵触。自以为钱是肮脏的,我是清高的。
阅读《小狗钱钱》时发现,拥有这类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但这个想法给我带来的恶果就是工作多年仍然是个月光族,好像跟钱有仇,一有钱就想着把它用掉。
就这样徘徊到2017年,我仿佛如梦初醒,忽然意识到这样下去我非但永远不可能有财富,还很有可能将背负无限债务入土。
忽然意识到虽然钱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是没有钱谈何人生?
所以忽然决定开始改变自己,除了找到更好的收入来源,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和“钱”这个家伙改善关系和平共处。
基于我这么多年来关于“理财”的知识无限接近于零,于是这一开年,如饥似渴地开始补习相关内容。很庆幸先看完《小狗钱钱》和《买基金为自己加薪》两本好书(读书笔记)已完成。接下来陷入了书荒,便想起这本非常畅销的《穷爸爸富爸爸》。
很早就知道《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了,毕竟早些年它太畅销,各大排行榜都能见到这本书,机场书店也是常年摆在显著位置。
我已经知道这本书不像之前两本犹如实战手册,此书更多的是传达致富理念,这也正是我所需要的。可是看完后却大失所望。直白的说,作者就是“钻到了钱眼里”,他所谓积累财富的经验就是不择手段地炒房子,几乎令人作呕。
本书的开头确实十分引人入胜。
家境十分普通的作者,因为学区原因(难道美国也讲户口?)进入了一所贵族小学,在学校里他的零花钱显得捉襟见肘,于是便想要了解如何才能赚钱。
作者自己的爸爸是一位勤勤恳恳政府公务员,却一生没有任何财富积累,每天为钱愁眉苦脸,这便是作者口中的“穷爸爸”。而另一位家境普通的同学,却有一位相当有魄力的爸爸,虽然还没有赚到什么钱,却十分有脑子,已经拥有自己的公司。作者和同学开始选择像这位爸爸学习赚钱的知识和技能,这就是作者口中的“富爸爸”。
因为有两位爸爸做对比,令他坚定了自己要“终生致富”的信念。
富爸爸对9岁的孩子的教学方式非常棒,确实有当头棒喝之感。他说,不要幻想通过工资来致富:
(大部分人)为了一点点钱而勤奋工作,兼有一种有工作的虚幻安全感,盼着一年三周的假期和工作45年后获得的一小笔养老金。
大多数人都希望有一份工作收入,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有恐惧和贪婪之心。没钱的恐惧会刺激我们努力工作,当我们得到报酬时,贪婪或欲望又开始让我们去想所有钱能买到的东西,于是就形成了一种模式:起床、上班、付账;再起床、再上班、再付账……他们的生活就是在无穷尽地为这两种感觉而奔忙:恐惧和贪婪。
我遇到过很多人,他们说“我对钱没兴趣”,可他们却一天工作8小时并不停地抱怨工作无聊。如果他们没兴趣,又何必干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呢?如果人们害怕没有钱花,就立刻去找工作,然后挣到了钱,使恐惧感消失。一旦这样理解,他就不回去思考一个问题:一份工作能长期解决你的经济问题吗?
整本书中还有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观点。
最重要的财富是时间,不要浪费你的时间去做无谓的工作。
永远用做老板的心态看问题,不要为了钱而工作。
房子和汽车不是资产而是债务,要分清资产和债务。
不要停止学习。毕业只是起点,但大部分人都把他当终点。
听起来特别振奋人心是不是?
可是细细一想就知道,操作性几乎没有。
接下来,作者讲述了他自己的发家史,情况就跑偏了。
总结下来,他的发家史只有两个字:炒房。
详细的版本是:他在500强企业做了4年销售,拼命工作省吃俭用,得到了第一桶金。接下来,他开始炒房。与此同时,钻研法律漏洞、规避税收、寻找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商业机会、利用法律条款减少支出……
我承认作者很厉害,他目光锐利,总能找到处于低价的房产进行投资;他投资十分大胆,这种胆量是基于对于市场和商业十分了解的情况下的运筹帷幄;他运气也很好,碰上了经济萧条期,低谷入市盆盈钵满。
可是他洋洋得意写出来的事迹,却怎么看都透着问题。
比如他曾有一次以极低的价格购买了一家破产的律师公司的房产,当天就转手数倍卖出。买房子的钱还是向朋友高利借来的。
又比如他因为写了畅销书,被新加坡一位女作家访问。作家问他,我也希望我的书能畅销,应该怎么做呢?他竟然回答:你去学一下销售吧。Why?我试着理解作者的意思,也许他是说,女作家应该学着包装和推销自己,也许是想让女作家去了解观众喜欢看什么来迎合观众口味。
不,也许作者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学销售,只有销售才能实际赚到钱吧!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过来的。最后的结果是,女作家被气得拂袖而去。
或许是我心态问题,看这本书时,总觉得作者满脑子只有房子和钱,他认为别的专业和技能都没有意义都不可能致富,唯有资本游戏才可以达到“财富自由”。
他可能是对的。前段时间有消息说他破产了,看完书之后我能理解,他一定是通过破产来避免债务。鉴于他有无数公司,总有机会东山再起。
读这本书是想了解一下“富爸爸思维”,读完却浑身不舒服。我可能是发不了财了,但我宁愿安安心心的穷着,也不要提心吊胆的富着。
看完这本书更欣赏《买基金为自己加薪》一书的作者萧碧燕。她不讲大道理,不掰扯什么“理念”“思维”,只是为普通的工薪阶层讲最简单的基金投资概念和实操。
我喜欢发生在她家里的一段小小的插曲:
由于频繁在外面讲课,有一次被她丈夫抱怨:我们家有这么缺钱吗?萧碧燕回答说:可是别人家缺钱呀。
不必大富大贵,只要能这样有理想和目标地、又不为钱奔忙地生活着,这才是我想要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