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环球旅行这两年,收到读者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很好奇你这两年旅程的费用来源从哪里来?
做为你们眼中那个“很羡慕的世界各地到处跑的人”,今天来认真回答这个问题,并准备了满满可以操作的实用干货。
我曾经也是一个常年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在格子间里加班到深夜的编辑,最惨的是加班了三年都几乎没有假期休息去旅行,但我用两年时间基本实现了环游世界的梦。来简书的第一篇我写了一点旅行梦想的实现:《我在加班深夜里的每一个白日梦,都去过了。》
我绝对不是富二代,父母就是普通工薪阶层,我当了很多年从小规规矩矩的好学生乖孩子,读了普普通通的大学,在职场里并不擅长打怪。从西北戈壁到帝都北漂,这些年来挣的钱,也是一个个字一张张图得来不易的辛苦钱,完全是赤手空拳打出自己的未来。如果你情况和我差不多,或比我好不少,那我都可以实现梦想,你肯定也可以的。
我想说的话浓缩成三个字,其实就是「靠自己」。
你最最需要的是磨练出有一技之长,这个技能最好和旅行匹配。如果你已经拥有了,那就擅于使用。如果你还没有,那么开始练习和培养就好。当我想要实现那个遥不可及的旅行梦,从零开始学习摄影,将需要上路的技能一一对应练习和巩固提高——英语、写作、修图、拍摄剪辑视频、甚至锻炼身体(因为要背很重的器材包)......
当你拥有了过硬的技能,就可以争取到一部分机会:一边旅行一边工作的机会。我当年放手一搏,彻底辞去在杂志社做记者的工作后,开始做自由职业者,后来逐渐成为各大旅游局的合作摄影师,Airbnb的签约撰稿人,旅行出差的机会也就随之逐渐增多。这时,就意味着你可以用你的技能,换得了工作,来Cover掉你的旅行费用。
在这期间我去了美国西雅图、旧金山、希腊、肯尼亚、摩洛哥、关岛、日本冲绳、东京、韩国首尔、釜山、意大利罗马、地中海沿途国家等地。
当我的梦想清单里的一个个远方逐渐抵达,但我心里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向往之地,那么这一部分我就是自费,用我平日工作攒下来的工资,专门去自己真正喜欢的地方。后来我去了布拉格、柏林、维也纳、布达佩斯、巴塞罗那、塞维利亚、科尔多瓦等欧洲城市,还了少年时的心愿,这些城市真是风情万种,有的酷,有的可爱。
我也很相信日本建筑家安藤忠雄的那句话, “当我把旅欧的决心告诉外婆的时候,她说:「钱不是拿来存的。钱善用在自己身上时才有价值。」这句有力的话语,让我带着无牵挂的心情出国。此后,在成立事务所前的四年里,我只要存够了钱就会去旅行。正如外婆所言,二十几岁时旅游的记忆,成了我此后的人生中无可取代的财产。”
今天这篇真的是真心想要帮助大家,我专门去寻找和联系了常年在路上的人的故事和建议。(大部分答案来源知乎,获得作者授权)希望这些对喜欢旅行,想要上路的人有参考价值。
@沈浩翔
从去年7月出发,我们途径:港澳、清迈、菲律宾(马尼拉、长滩)、新加坡、马来西亚(槟城、KL、马六甲)、澳大利亚(珀斯、西澳自驾、黄金海岸、布里斯班、墨尔本、大洋路自驾),然后进入新西兰开始打工旅行。
我们的环岛路线:
奥克兰、旺阿雷、北岛北其他地方、淘朗加、罗托鲁亚、陶波、内皮尔、黑斯廷斯、怀普库劳、世界最长名字村、惠灵顿、皮克顿、尼尔森区域的村子、西港、卡拉米亚、格雷茅斯、福克斯冰川、瓦纳卡、箭镇、皇后镇、蒂卡波湖、Timaru、奥玛鲁、但尼丁、基督城。
现在我们大致的财务状况是基本收支平衡。
首先各位要明白,旅行不是旅游,旅行是长期的,要长期活下去,肯定不是旅游这种方式,所以平时可没有那么吃好喝好的。如果是非常小资的长期旅行,那一定是家底敦实或者拉了不少赞助的。
先说说超级省钱大法
这基本是打工旅行者的不二法门
---东南亚。
消费低,廉价机票+廉价酒店(亚航旗下的Tune Hotel)基本很OK。吃东西,路边看店,不用规划指出。
进入发达国家旅行的话,则需要自备餐具、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如果还一日三餐下馆子,那就基本活不了多久。一般YHA(青年旅舍)和BBH(纽澳才有的背包客栈)都有厨房。
但是人均25刀以上一晚的床位仍旧不是长久之计,如果自驾游,时常要住车上。没车的则时不时要住个帐篷。一日三餐自己做饭,基本上一周的饮食花销可以控制在70刀左右。长期定居一个城市可以租房,一周花销在150刀左右,手机套餐,一个月20刀—30刀。这就是基本消费。定居一处的话,每周汽车油费大约70刀,长途跋涉的话,差不多每百公里油耗7.2L,每升油价2.15刀,不同地区不同。
---纽澳适合自驾游,欧洲则适合火车游。
有各种类型的通票。纽澳有些1刀租车,是帮助把车换回原地,你要在规定时间内赶到某地的自驾。还有就是裸体巴士经常会有1刀的车票促销。
此外,真要省钱,还可住宿一路沙发客或换宿(以2-4小时劳动换取食宿)、wwoof(世界有机农场连连看),然后一路搭车。在新西兰,搭车非常容易,基本5-30分钟能搭到车。除了鸟不拉屎的南岛西海岸路线。以这个方案去玩欧洲,其实也花不了太多钱。
在以上基础下,我们双人在纽澳,定居在一个城市的时候,花销在1w1人民币左右。如果旅行起来,反而只要花7、8k人民币。如果在东南亚,4、5k一个月足矣。
接下去再说大家关心的收入问题
1.打工!最直接!
(working holiday visa才可以合法打工,才能打税。其他的只能打黑工,毫无保障)
既然想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就要吃别人吃不了的苦。这是最简单的等价交换原则。
如果做过旅行者,你就可以见惯这个世界底层的生活~因为旅行者要干的基本上是这个世界上最苦最累的活儿,和偷渡的人差不多。
我在新西兰奥克兰华人超市做男工三个月。有一传奇男工曾留下名言:你想要老板的钱,老板想要的是你的命啊!我每天工作12小时,除了吃饭基本没的停,一周6天。同时工作的小王,在我去之前半年没休息过~
当初三个月,我老婆在蔬菜厂做sorting,最长时一天要14小时,平时日均也要12个小时。后来问过其他打工旅行者,一般也在11—12个小时。
当时我的日子是这么过的:
早上6点10分起床,打两杯咖啡,吃早饭,40分出门,送老婆去上班,7点送到,7点20到达自己上班的超市,看几眼自己要翻译的书的书稿,7点半开工。
把所有蔬果从冷库运到外面,约9点半。然后开始查看哪些货架有空,开始补货,早则11点半能补到暂时半小时不用补货,那样可以吃个中饭,晚则停不下来。送货的12点半至14点半都可能来送货,货到立马卸货入库,大概7到12个板子,每个板子20个框。平均每个框约18KG。
将货入完库立马补货。发现烂货要撤货,如果后台没有女工进行处理烂货,自己还要时不时处理烂货。4点半开始上第二天的货,运气好5点半上完货。打扫卫生半小时,6点开始收货,所有蔬果卸入筐中,入冷库。运气好7点就能收工,运气差7点半。
老婆没下班的话,自己赶紧回家吃饭,然后开始做饭。老婆下班了,随时出门去接。
然后老婆已经累瘫了,自己接着把饭做完,做完基本上9点半了。可以直接倒在床上睡觉了,洗澡的力气都没有。有时老婆下班早,她会来做饭。
其中试了一周多,晚上烧完饭再翻译2个小时,那一周让我直接崩溃了,后来放弃。
这就是炼狱一样的打工阶段。我每天可以吃一公斤米饭,仍然瘦了20斤~
而且打工时,超市后面有三个大垃圾箱。可以更让人看尽人间百态。
穷逼的毛利人、岛人、白人,会来垃圾筒里挑一些烂菜叶子什么的。可能是回家种田喂鸡,也可能是自己吃。旁边的那些饭馆什么的,会来取纸板箱,恩,我们扔掉的纸板箱,他们拿来给客户装外卖用~
现在,我们在基督城打第二份工,开青口。每天早上6点至下午2点工作,2个小时能休息15分钟,手不停的开青口,开500个7.8刀,在培训阶段,按小时付费。培训期过,则开始计件。一周过去了,每小时能开750左右了,差不多能到每小时900,就比计时要赚了。开青口的第一天,回家后,老婆手疼的睡不着觉,哭了。
好了,开青口算是打工旅行中比较轻松的活。比较苦逼的还有农场果园的采摘工。特别是冬季的一些剪枝工作,基本就是炼狱。所有中,最苦的应该是那些要“靠腰”的。
最轻松的应该是收银,小地方容易找,其次是厨房帮厨,一般不要女生,再其次则是清洁工作。
另外做过木工,建筑工做的好了比较赚。但是基本不会有合同,碰到欠薪的情况很普遍。我的第一份石膏板工,老板欠了其他人3w刀,去炒房产了。我干完第一周,哭诉着和老板说我房租都交不起了,雨夜11点,讨薪成功,然后开溜了~
2.翻译
我在旅行期间参与了一本书的校对,出版了。我是按销量提成,再加上只是校对,基本没钱赚的。而且在纽澳这种咖啡馆都基本没网络的地方,这种跨国界协作也是折腾。
初次校对,我是在澳洲的飞机场里断断续续完成的。后来的大部分校对是主译完成的,所以我都不好意思要太多稿酬了。
最后攻坚阶段,项目组内部意见不一致的时,我正在fox glacier换宿,两周时间只有200m网络,我用了所有的流量,主要是收发邮件,强势制定了项目流程,甚至用强势压制自己的老师,没给老师留面子。
第二本书,我是在奥克兰打工期间翻译的,边打工边翻译,让我基本成了智障,后来,辞职后,连续两周集中时间翻译。
在旅行时,偶尔能在图书馆用网络时,和出版社沟通,每次我都尽量提前一周就完成工作,避免接下去的时间里没有网络,拖延了进度。
但是翻译是不靠谱的,普遍价格是一千字50-70元。出版一本书,大概就能弄个4-6000元,但基本你得花1个月的时间进去。投入产出比比较低的。而且我的稿酬都还早着呢,指望稿酬,我就得等着饿死。
3.写作
我在写书,但是纯粹只是兴趣。第一,不知道能不能出版。这养不活你。第二,以上这些,写给没这样旅行过的人,还算是点料;写给旅行者,简直味同嚼蜡,老生常谈。
什么《背包十年》、《打工旅行》,基本就是写给窝在家里,向往着去旅行,但绝逼不会去旅行的正常人(凡人)们看的。包括现在新出的什么《停在新西兰刚刚好》之流,全部一路货。
第三,这些书占了天时,出的早。前浪赚凡人们的钱,后浪根本出版的机会都没有。这样的内容,出现过一遍就够了。所以,你要么得有钱,玩点有钱的玩法,写这些市面上还写得不多。穷游是个屌丝旅行者就可以写,已经写够了。要么就别走东南亚、纽澳这些旅行者泛滥的地方了。丽江、西藏就更别写了。除非是去阿富汗、黎巴嫩什么的大杀四方之后回来再写才是王道~
我做人准备正常一点,所以暂时不准备像好友学习先去射击场联系枪法,然后去巴基斯坦买把枪开始旅行~恩,做人还是正常点好~
第四,写书也需要一些正常的时间,和正常的网络,旅行的碎片时间里总是缺点东西,有时没电、有时没网,两者都有的时候,老婆说咱一起去逛街啥的吧,一起看部烂片吧,基本就没静下心来写文字的时间了。有网络了,上网来答问题,就又烂尾了。说到底,其实应该是我自控能力不足,缺乏点纪律。
写作赚钱,大家请死心。
4.自己的已有资产
自家的房屋出租,我们大约每月能补进一点点钱。
自己得有公司。我自己则每月靠国内的一些广告业务,锵锵有个1000块钱进账,聊胜于无。因为自己根本不管事儿了,所以也不指望它有多少成长。
我那去巴基斯坦的哥们,旅行10个月能多攒3w元。因为他有自己的公司。路上会遇到各种极品,时不时的帮别人走个帐什么的,也能分到点钱。顺便卖点他自己公司的医疗器械,也能赚点钱。按他的话说,这会丧失旅行的乐趣。另外,他让我不要学,有的钱赚了,迟早要进去的~
我认识一些早期的旅行者,后来资金链进入正循环,是tmd赶上了中国社会变迁的性高潮。比如某人2000年在上海购置了房产,然后2011年卖了,就玩high了。有人当年在大明山原始森林徒步9天,开辟了徒步路线,后来出来做青年旅舍什么的,做的早,赚大发了,后来时不时的去千岛湖买个岛,去哪里买个山什么的。钱根本就不是问题了。
5.代购
我没做代购。我有流量资源,我也可以去弄货源,现在很方便。但很烦人,我不想做客服,不想每天跑出去进货,不想搞网店。我老婆也不想。
赚这个钱,你就别想有随遇而安的旅行体验。
真做代购的,就是某段时间网店关门,自己纯游,然后购买一堆东西,回国后,再狂做一段时间的网店。这事儿就是这么将人吊着的~
而且每次购置这些东西,也都是要成本的,所以,这种前置投资,成本不知啥时候收回的买卖,不适合屌丝~适合不差这点钱的人~
每天要面对一堆小白问题,很心烦的。
这个东西的利润迟早被摊薄到没有利润可赚,最后都从义乌进货为止。绝对不是长久之计,不想在这种没长性的事情上浪费生命。
6.做设计?接外包?
请死心。没有固定的时间和网络环境,你就别想搞这个。洽谈项目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跑通,前期就先把房租、网费、生活费垫进去了,对于随走随停的旅行者来说,不靠谱的紧~
我自己因为业务关系,早就认识了新西兰的设计公司、新西兰最大的华人媒体、社会化媒体公司的CEO。聊了聊,有不少合作的可能性。但最后由于我居无定所,大部分不了了之了。
这种和国内没分别的工作,我跑到外面来做干嘛?如果仅仅是为了赚钱,我宁可做最苦逼的体力劳动,而不想把国内的生存模式搬出来。
做没做过的事情,才是重要的体验,做自己习惯的事情,则没啥意义。
旅行本身就是为了寻找个人的突破,而不是出去了,发现自己乐于安逸,换个方式再把自己缩进自己最习惯的方式,缩进壳里。
要突破,就要勇敢,要勇敢,就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就准备放下面子、尊严,吃最苦的苦,把最简单的事情重复无数遍,直到做的比原先好一些。
7. 图片库摄影师
这个还是相对靠谱的,但是你器材要好,要熟悉图片库相片的要求。在旅行中对拍摄好照片要有耐心,路过能遇见愿意提供影棚的朋友更加。
我出发之前买了本《把你的照片变成钱》,不过自己没有花时间去实施这件事。一是各种注册帐号麻烦,而是提成的回笼时间很慢很慢。三是买不起好相机,只有500d配A小6这种极初级装备。
8. 拉赞助
首先你要会录DV(这个大概是人都会),然后你要会剪辑。你要能剪辑出好作品之后,才可以去和电视台聊合作。然后剩下的要运气好。
导演设定镜头,然后,后期剪辑都要一个人来做,这个很花时间,搭档要上镜,会配合镜头做戏,这个又是很多人做不了的了。
虽然自己会剪辑,老婆也能上镜,但是自己重来没尝试过这一招。
综上所述,凡事趁早:开旅舍、写书、打工旅行、代购,这些都是被人玩腻了的事情,无利可图,也不会改变你什么。真还想通过旅行,就去没有攻略写过、没人做过的事情上努力一把,那边还有逃避你凡俗生活的一丝可能性。不敢做无把握的事儿,凡事启动前,先上提问题,或先问前辈的,我奉劝一下,其实不光不要琢磨稳妥旅行的事儿了,其实连创业都不适合你。安分一点,做个常人,过一辈子,好好的。理想主义会害死你~
有人问,说的那么惨兮兮的为啥还要出去旅行?
我又没说过我是为了享受去旅行的。
一直的目标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打工一阵旅行一阵,也是这个目标下的一种尝试。而在出行前,我一直都在做各种这类尝试。
说实话,间隔年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超长假期。而打工旅行,不过是度过这个假期的一个借口。毕竟这还算是比较正常的花费一年时间的方式。要是我和别人说,我想实验一年不开张,用一年的时间赚2年的口粮,做一年休一年。和亲朋好友解释的成本太高,以及想掐死我的人就大大增加了。
此外,很多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不会接受平凡的生活的;但是更多和我一起旅行过的朋友知道,我不是那种疯狂的主,我的旅行的状态,只能算是不上不下,按部就班而已。癫狂深度算不上,小资享乐算不上,精神修行算不上,只算一种半吊子,说自己参差,不过说的好听而已。
还有这样的答案
@kaka2008:
不敢下太大的结论,就说说我了解的两个例子。
1、已经挣了足够的钱,利息再加上投资就足以支撑整年去旅游了。比如在新浪微博上某大V有83万粉丝,大师本人是一名软件商人,自己也承认经济实力比较高。从微博上看,其经常去全世界各地旅游,去年就去过非洲、南极。从其前一段置顶的微博看,去南非的花费一个人在十几万左右。
2、靠给报社写在旅行中各种各样的游记、报道为生。比如「美国人何伟」 曾经在中国生活过多年,先是在涪陵支教两年,后来,在北京定居,在北京的那段日子,他的身份是华尔街日报驻中国记者,他经常开着车跑遍中国各地。在旅游的过程中,给好多家美国报纸写文章,靠稿费来支撑他的旅游。后来,还把旅游中的生活写成了两本书——《寻路中国》和《甲骨文》。
至于大多数人,我想应该都有一个谋生手段。网上看的那些,辞了工作,跑去旅游的,应该只是少数。毕竟,如果你连吃饭问题都没法解决,是没有办法继续旅游的。
@Jarod Zhang:
个人认为,实现可持续旅行的最佳解决方案就是:
成为一名数字游民
关于数字游民生活方式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现在挪到这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数字游民这个词翻译自英文单词Digital Nomad(也有译作:数字游牧民,数码游民等)。这个概念由谁首次提出目前无从考证,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它已经从从前一个冷门小众的概念,逐渐开始走入主流媒体的视野,并开始演变成为一种日渐流行的生活方式。
那么到底什么是数字游民生活方式呢,这里我尝试给它用中文下个通俗易懂的概念:所谓数字游民生活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基于互联网上的自由职业,或者创业产生的收入来支持自己不受地点约束的生活和旅行。更通俗简单地说,就是边玩儿边工作,旅行赚钱两不误。
数字游民生活方式与朝九晚五的传统工作是死对头,它拒绝办公室格挡,拒绝通勤,拒绝加班,更拒绝一年10天(或者更少的)鸡肋带薪假期。数字游民创业也有别于传统创业,他不需要你有很多的原始资本积累,或者拿着PPT去忽悠风投的能力,它更需要的是你在时间和激情上的投入。数字游民生活方式强调去你想去的地方做你想做的事儿!
@minyuan:先说说我的个人经历,去年大学毕业后一个人旅行了半年,去了云南、西藏 、 尼泊尔 、 印度 、斯里兰卡 、马来西亚 、柬埔寨 、泰国。在路上遇到了不少长途旅行的人,基本都是靠之前的积蓄出来旅行的(其中辞职出来的占多数),也有家里支持(极个别)。
旅行的人经济来源无非就两种:
1.靠之前的积蓄。这个就不说了,大部分人都是这样。
2.在旅行中赚钱
——从他们从事的行业又可以细分下:跟旅行有关的,跟旅行无关的。跟旅行有关的:文字工作者(给报社杂志写稿,出书的),摄影师(一般也是文字工作者),职业旅行者(一般都具备上面提到的两个身份之一),旅行玩家(摆地摊,街头卖艺,代购等)。跟旅行无关的:你可以是个软件开发者,反正在哪都能写代码(在天朝,这个有点不切实际)。你可以是任意职业,只要你足够的自由,能赚足够多的钱。
@陈宇欣:
我所认识的满世界跑的人,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份踏实的工作,努力攒钱,努力攒假,赡养父母,照顾孩子,同样在和有钱没时间和有时间没钱做艰苦的斗争。他们也许给人的感觉是在路上玩得很爽,但一定也是在背后做了很多很多的准备。
如果想要效仿,建议多关注他们做了哪些牺牲和准备,冷静分析其中的运气成分有多大,而不是关注他们的收益。
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你的想法,选择。其实钱可以去挣,才华可以去学,但你的人生,是愿意选择安全,还是冒险?
对我来说,人生就像故事:最重要的不在于有多长,而在于有多精彩。我也坚信,「人本质上应该像冒险家、航海家、登月者一样,追求意外的发生,渴望见到陌生的时空」。我想用这一生,摸索这个世界的面目,并尝试了解自己。于是我选择在路上的生活,成了在旅途中写故事的人。
看完今天的故事,我们很容易羡慕他们在路上玩得很爽的时光,但也要相信:一定也是在背后做了很多很多的准备。祝爱旅行的人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