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化写作,就是图一个心情舒爽

曾经的我以为音乐家是个好职业。无时无刻不徜徉于音乐之美,此乐夫复何求。后来我当了一把音乐会的志愿者,直截了当地见到了音乐家们的各种焦虑和牢骚。与我同行的朋友发了句感慨,至今记忆犹新:

想完全地享受一种艺术的美好,那就去作一个爱好者。一旦你把他当成了养家糊口、费尽心思的职业,那很可能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了。

诚哉此言。

名利、地位、观众的喜好、自己的收入……职业音乐家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因为那是他的身家性命。他必须把大把的时间拿来琢磨观众的品味,表演观众可能会喜欢的东西。这么一来,个人有关音乐的兴趣和考量,倒似乎没有那么的重要了。

写作,亦属同理。

自己绞尽脑汁精心雕琢的词句却换不来别人的赞,这种事确实是特别让人灰心丧气。然而,换个角度看,不考虑受众的私人化写作,出发点就是我手写我心,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也算不上是无法理解的事情吧。

私人化的写作,图的就是一个心情舒爽。我感受到了,我记下来了,让好的记忆留存于文字持续永远,让坏的遭遇倾泻于笔尖从内心离去。私人化的写作,莫如说是一种自我疗治。通过书写与记录,可以把复杂的心绪逐步梳理清晰,可以顺藤摸瓜找出自己心病的根源。沿着字里行间行走,说不定在某一个转角便可以找到久违的豁然开朗了。

私人化的写作,专注的是自身,受益的也是自身。这里边本来也没有什么别人的事。所以说,写文得赞,有则锦上添花,无则亦属寻常。既要坚持私人化的写作,又同时希望别人可以发来很多很多赞,愿望很美,但也许真的是忽略了私人化写作应有的题中之义。

或者说,难道写作带来的愉悦还是抵不过得“赞”的一瞬间所感受到的虚荣么?

要是那样的话又何必坚持私人化的写作呢。在得赞这方面,写干货和书单可是容易多了呢。毕竟,这种文章写出来就是给人看的,面向的也是普罗大众,多得几个赞实在是再合情理不过的事情了。

不过,作为读者,仍然希望可以在简书上看到更多非干货的、私人化的文字。

干货文虽好,却是没有温度的。干货文虽妙,唯缺乏独特的味道。我仍然相信,有温度、有个性的文字,更有可能长久的存在,在人们深深的脑海。

那么,如何能在简书上看到更多的非干货文字呢?

先从自己写做起好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第一次注意到他,是一个大雨天。天气也好冷,门口的走廊大概是没做好,所以一下午就会有积水。那天我小心翼翼踮着脚走出...
    小虫子WonderDT阅读 392评论 5 2
  • 一张机 相逢是一种偶然 邂逅是一种机遇 与君初相识 犹如故人归 两张机 我弹着吉他 你唱着歌 灯火阑珊的小径上 独...
    汣漓阅读 4,514评论 82 206
  • 1、音乐 写文章之前,我打开了收藏的音乐,最近迷上了二胡和唢呐合奏的《刀剑如梦》,这一听了不得,和以前许多次一样,...
    格兰杰太原阅读 131评论 0 2
  • 作者LOFTER:http://lhlj-jls.lofter.com/,酒阑珊 文案:半架空原著向,15万字中篇...
    江山悠遥阅读 680评论 0 0
  • 回到家里念叨着吃苕糖。 一日老妈带着一盒黑漆漆粘乎乎的苕糖回来,说二十五块钱,你要的苕糖。 所谓苕糖,就是用苕为原...
    玄春读旅吧阅读 1,374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