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秦朝末年。
阳城(河南登封)有一个大户人家,农忙时节雇了一伙儿短工帮着自家干活。
这天晌午,短工们趁着开饭前的空暇坐在田垄上休息。当时还没得旱烟抽,他们就张家长李家短王家的媳妇很养眼之类闲聊胡扯起来。其中有一位名叫陈胜的小伙子闷声不响地蹲在一旁,时不时唉声叹气。大家笑话他又要冒傻气了,没想到这主儿果真冒出来一句:将来有谁得了富贵,可不要忘了老哥们啊。
旁边一个老头儿听得直撇嘴,你连一亩三分地都混不上,还想着富贵,发烧说胡话吧?
众人哈哈大笑,陈胜长叹一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唉,你们这帮小麻雀怎能理解天鹅大雁一举千里的志向呢?好在陈胜一贯神神叨叨,大家见怪不怪早就习惯了,要不然这群“小麻雀”非合起伙来臭揍他一顿不可。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朝廷在阳城附近征发了九百名“黔首”去北方戍守渔阳(北京密云)。担任领队的两名校尉从这伙儿穷棒子当中提拔了两位年轻力壮能任事的小队长,协助他们管理这支队伍。其中一位就是陈胜,另一位名叫吴广。
两名校尉算是捞到一份美差。一路上,他俩只管给这九百多人当大爷,不但好吃好喝伺候着,喝多了还得别人抬着走。大家伙儿吃喝拉撒的琐碎事儿一股脑儿全都甩给了两位小队长。陈胜、吴广倒也投缘,一来二去成了好朋友。陈胜常常拍着吴广的肩膀,小吴啊,哥哥看你也是一只“鸿鹄”!
一行人风尘仆仆晓行夜宿,走到大泽乡(安徽宿州附近)这个地方,老天爷突然做法,连降暴雨道路阻断,他们被困在这里了。
两名校尉心里着急,误了期限少不得要受罚,可是老天爷不让走谁也走不了。哥俩儿拿这帮役夫当出气筒,喝完酒就找茬,瞅谁不顺眼上去便是一顿毒打。
陈胜比他俩更上火。若不能及时赶到目的地,校尉顶多受点儿皮肉之苦,依照没人性的秦朝律法,连同自己在内这九百名戍卒就是掉脑袋的罪过呀!他掰着手指头算行程,哪怕昼夜不停地赶路也没戏,除非插上翅膀变成鸿鹄,不然就死定了。
眼看着在劫难逃,陈胜的心思渐渐活泛起来了。他把吴广拽到僻静无人之处,两个人开始嘀嘀咕咕。
老弟,咱们已经误了期限,就算到了渔阳横竖也是一死,与其当冤死鬼,还不如你我兄弟轰轰烈烈闹他一场!
吴广不含糊,陈大哥你说怎么闹,我全听你的。
陈胜说“天下苦秦久矣”,老百姓嘴上不言语,心里可都恨着秦国呢。如今是满地干柴,就差一个点火的。只不过……咱哥俩实在没啥来头,火苗太小!既如此何不假借扶苏、项燕这些大腕的名号,拉大旗作虎皮,说不定就能搞出点儿动静来!
这一席话令吴广五体投地,陈大哥你太可有学问了!
话虽如此,二人心里难免有些忐忑,要不咱们找人算一卦?
他俩在集市上找到了算卦的张铁嘴,把来龙去脉这么一说,张铁嘴吓得嘴都抽筋了。二位爷,你们说的这事儿一准儿成!具体的我可说不上来,你们啊,干脆自己问问鬼神吧。
这一来倒是提醒了陈胜,对呀,咱们何不装神弄鬼糊弄人?他对吴广如此这般一番吩咐,吴广大喜,陈大哥你就瞧好吧!
为了事业,陈胜、吴广算是豁出了血本,咬着后槽牙自掏腰包买了几十斤新鲜的大鱼给大伙儿改善伙食。
众人喜出望外,七手八脚忙着收拾鱼。突然,有人大喊一声,这鱼肚子里有东西!大家凑过去一瞧,果然那人从鱼肚子里掏出一块白布,上面赫然写着三个血红的大字“陈胜王”!可了不得,老天爷在鱼肚子里显灵了!“陈胜王”啊,没想到咱们小队长还上膺天命呢!
吃饱喝足,众人搭起帐篷准备休息,陈胜却来了精神头儿。他拽着几个哥们儿在不远处的一座荒庙旁堆起篝火,围坐在篝火旁闲聊起来。荒郊野外的,天一黑,野狐狸黄鼠狼啥的全都蹿出来了。它们不敢靠近人群,就躲得远远的鬼嚎。这情景已然有几分恐怖了,更吓人的还在后面呢。
伴随着野狐狸凄凉的叫声,荒庙里突然传出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嚎叫,令人毛骨悚然。大伙儿壮着胆子屏声静气仔细一听,别说还真是人声,翻来覆去就那么一句话:“大楚兴,陈胜王。”在座几位年长的哆哆嗦嗦掐指一算,神情庄重地念叨,瞅着吧,非出大事不可!
直到东方发白,吴广才从破庙里钻出来。折腾了一宿,他是眼圈乌黑嗓子沙哑啊。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陈胜端着破碗,远远蹲在一旁冷眼观瞧那两名校尉。眼看着他俩喝得东倒西歪了,陈胜给吴广递过去一个眼神。吴广会意,扔下饭碗走到一名校尉面前放肆挑衅。校尉大怒,一摇三晃挣扎着起身,抽出宝剑要砍吴广。
吴广眼疾手快,夺过宝剑反手就把那名校尉捅了个透心凉。没等众人反应过来,陈胜冲上去把另一位也解决了。
大家伙儿含在嘴里的饭都忘了嚼了,傻呆呆地看着这哥俩儿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候,陈胜、吴广正是宝剑在手壮志在胸,他们快步登上一座小土坡,居高临下把众人聚到了一起。
九百多人鸦雀无声,抬头仰望着那哥俩儿。陈胜环视众人一圈,挥舞着手中的宝剑开始发表演讲。
弟兄们,咱们赶上大雨误了期限,就算到了渔阳只怕也难逃一死。英雄好汉不死则已,死也得留个名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爷们儿的跟着我们哥俩儿“伐无道,诛暴秦!”
这九百来人谁也不傻,早就知道小命难保了,只不过惰性驱使着挨过一天算一天。这会儿突然有人打破常规给他们指出一条活路,一个个都兴奋起来了。更何况这二位“鱼腹丹书、篝火狐鸣”费尽心思装神弄鬼,多少让陈胜带上了些许玄幻色彩。
大家伙儿振臂高呼,愿听陈胜王驱使!
就这样,陈胜、吴广假借扶苏、项燕的名号,一个自称将军,一个自称都尉,就地竖起了“大楚”旗号。中国历史上第一场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二
举行了简单的就职仪式,陈胜吴广迅速行动起来。他们首先攻占了蕲县(安徽宿州),稍事休整继续鼓噪西行。
起义军的发展速度实在惊人。前后不过十几天时间,便由当初“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九百人壮大为步卒数万、骑兵上千、战车六七百辆的大部队了。
意气风发的陈胜决定兵分两路:由老友葛婴率领偏师扫荡陈郡以东,自己率领主力直取陈县(河南淮阳)。
陈县可不是普通的小县城。早在春秋之际,它就是陈国首都。战国末年,楚国为了躲避秦国兵锋也曾把都城迁到这里。在那会儿,即便排不进一线城市,那也堪比今天的郑州。
此时的秦军实力堪忧,他们光吃海参不训练,早已不是当初平定六国的那支虎狼之师了。一路上,起义军根本没遇到有效抵抗,迈着四方步进城了。
半个月前还在为性命担忧的陈胜,现如今可是威名远扬妇孺皆知了。漫说方圆千里之内的贫苦百姓扶老携幼跑来投军,就连孔子第八代孙孔鲋都抱着礼器慕名而来了。
陈胜如何按捺那颗发了飘的心?此刻,他满脑子只剩下一个念想——我要当大王!
没想到,这么好的主意竟然遭到新近入伙的两个亡命之徒张耳、陈馀的强烈反对。他们说将军您首举义旗讨伐暴秦,披坚执锐不辞劳苦,深为天下百姓敬仰。可是刚到陈县就想称王,让人不得不怀疑将军有私心啊。眼下正该趁热打铁引兵西向,等到拿下关中,将军便可控扼咸阳,成就帝业,号令诸侯,威震四方。您放着正事不干贸然称王,恐怕要失去民心了。
陈胜把脸一沉,你们两个花子走投无路跑到我这儿来,我可是以礼相待啊,不感激也就罢了还一个劲儿泼冷水?别废话,都退下吧。没过几天,陈胜称王,建号“张楚”。这个“张楚”跟大泽乡那个算命的张铁嘴一点儿关系没有,人家是要“张大楚国”。
张耳、陈馀不用算卦也断定陈胜必败无疑,为了避免祸及自身,两个人拼命撺掇陈胜的好朋友武臣,让他请缨北上攻略赵地。武臣得到陈胜调拨的三千人马,拉着张耳、陈馀独立发展去了。
这伙人前脚刚走,先前派作偏师的大将葛婴负荆请罪来了。
几天前,葛婴无意间遇到一个名叫襄强的楚王后裔。脑瓜儿一热,葛婴把他立为楚王了。襄强的楚王大印还没刻好呢,就传来陈胜称王的消息。葛婴感觉不妙,再糊涂他也知道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啊。顾不得多想,葛婴忙不迭地把襄强宰了,拎着他的脑袋跑到陈县向陈大哥低头认错。陈胜没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直接拉出去斩首。
葛婴死了,陈胜派遣另一位老伙计周巿收编了他的人马。周巿可比葛婴心眼儿多,人家带着人马刀枪径直跑到老家临济(河南封丘)自谋出路去了。
陈胜这个大王当了没几天,一大帮要饭的找上门来了。这群人站在宫门外吵吵嚷嚷,直呼大王名讳,俺们要见陈胜!守门的将士们上去就是一顿胖揍,远远地轰走了。
第二天陈胜乘车出行,那帮鼻青脸肿的又一窝蜂围了上来。陈胜定睛一瞧,嘿,这不是当初说好了“苟富贵,勿相忘”的“燕雀”们吗,怎么被打成这样了?
陈胜兴致勃勃地招待他们,酒足饭饱之后还领着他们进王宫参观游览。这伙人哪见过如此排场,眼睛都快看瞎了。走在最前面的那位老头儿伸着脖子咂吧嘴,妈爷子,陈胜你小子住的这地方忒地道了!
这帮人满嘴胡吣,陈胜倒也不理会,他还沉浸在洋洋得意之中呢。不过,身边的侍卫们可是烦得够够的了。他们私底下跟陈胜嘀咕,大王的这些故旧整个一帮泥腿子,太愚昧无知了,不分场合胡说八道,这样下去,可有损大王您的声威啊!
没过几天,那个话最多的老头儿被陈胜寻到一个不是推出去斩首了。其他人一哄而散,抱着脑袋撒丫子全跑了。
转过天来,陈胜的老丈人跑来打秋风了。您想想如今的陈胜可不是当年那个打短工的二愣子了,即使在老丈人面前多少也得端着点儿吧?老丈人被他气得破口大骂,你一个穷小子不守本分犯上作乱,对长辈还如此无礼,好日子长不了!陈胜也觉得装得有点儿过,赶紧给老丈人下跪赔罪,老丈人理都没理扭头就走。
别看老丈人不待见陈胜,关东各地的英雄豪杰可都把他当成偶像了。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时间不长,“大王”、“将军”雨后春笋般冒头儿了。
他娘的怎么一下子飞出来这么多“鸿鹄”?陈胜不敢怠慢赶紧调兵遣将,争地盘抢粮食。不过自己已然是大王了,正该享受人生,岂能轻易出马?
他坐镇王宫排兵布阵。任命吴广为全国总代理,率领主力部队攻打荥阳重镇,为西进关中打开通道。周文率领北路军挺进函谷关,宋留率领南路军直逼武关,邓宗南下劫掠九江郡,召平东进觊觎广陵(江苏扬州),连同攻略赵地的武臣、扫荡魏地的周巿,来他个遍地开花!陈胜留在王宫里,“老夫稳卧朝慵起”,静待捷报四方来。
孔鲋好心提醒他,大王您只顾着进攻,一点儿防范措施都没有,万一遇到挫折恐怕就要一蹶不振了。他还摇头晃脑地给陈胜背兵法呢,“不恃敌之不我攻,恃吾不可攻……”陈胜冷笑一声,寡人的队伍就不劳烦先生费心了。
吴总代理装神弄鬼挺地道,打仗却不怎么在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没能向荥阳挪动半步。南路的宋留缓缓推进也不见多大起色。倒是曾经在春申君和项燕手下当差的周文比起这二位确实专业得多,一路上收拢难民流寇,浩浩荡荡地向关中进发了。
关东大地乱成了一锅粥,胡亥二世愣是不派兵镇压,难不成他还蒙在鼓里?早有使者快马加鞭跑到咸阳报信儿了。胡亥拍案而起!大胆,气死我了,赶紧把那报信儿的给我宰喽!
王小波写过一篇文章名叫《花剌子模的信使》,说花剌子模国王就是这个德行,凡带来好消息的给重赏,带来坏消息的拉出去砍头。这下可好,后面的使者谁也不敢说真话了。恭喜陛下,反贼已被剿灭,剩下几个小偷小摸的不足为虑也。二世遂大喜。这让我想起了王小波的另一篇文章——《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趁着胡亥二世瞎折腾的功夫,周文一口气杀进函谷关,率领半路上收编来的十多万人马直抵戏亭(西安临潼区),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差不多都能瞅到咸阳的城门楼了。
这下胡亥可傻眼了,没兵没将没主意,只剩下哭的份儿了。所幸少府章邯挺身而出,陛下赶紧大赦天下吧,修郦山陵的囚徒足足三十万,把他们武装起来交给我,必能打退周文那厮。这会儿胡亥也听得懂人话了,急忙拜章邯为大将,把司马欣、董翳一班拿得出手的将军悉数派上战场,就连远在北方驻防的大将王离都被调回统归章邯指挥。秦军的绝地大反攻开始了。
周文比吴广是强多了,跟章邯比却还差得远呢。他连战连败很快就被轰出函谷关。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十一月,败逃渑池的周文向吴广求救,吴广攻不下荥阳正起急呢,哪儿有心思搭理他?另一支离周文较近的是武臣的部队,可是人家致力于发展自己的事业,忙着攻城略地,只回复他一句爱莫能助!走投无路的周文愤而拔剑自杀了。
周文的死成了陈胜事业的分水岭。没过几天,顿兵荥阳城外的吴广被部将田臧杀死。田臧示威一般把总代理的脑袋送回了陈县。陈胜忍痛加封田臧为上将军只盼着他能挡住章邯。谁知道田臧也不经打,被章邯斩首于乱军之中。秦军一路高歌东进,疏于防御的陈胜被打得落花流水。
眼看着陈胜就要悬了,他派出的将领们却没有一位伸出援手的。周巿在魏地拥立魏咎为王,自己当上了国相。武臣到了邯郸,在张耳、陈馀的怂恿下自立为赵王。武臣派大将韩广北上进攻燕地,韩广到了燕地也不听武臣的指挥,依样画葫芦当起燕王了。
滞留武关的宋留瞧出了门道,跟着陈胜混肯定没戏了,投降官兵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没想到秦二世不执行优待俘虏的政策,他被押送咸阳车裂而死。那位一直没能攻克广陵的召平也不敢跟章邯比划,拔腿跑到江东找他大哥项梁去了。
事到如今,陈胜才体会到什么叫做树倒猢狲散食尽鸟投林。没办法,跑吧!刚刚把自己搞得有点贵族气质的陈胜连脸都顾不得洗了。
他一路向东跑到下城父(安徽亳县城父集),身边只剩下为他赶车的庄贾了。陈胜正要对庄贾提出口头表扬,却不料这家伙早已起了歹心,手起刀落将陈胜杀死,拎着他的脑袋向朝廷讨赏去了。
从起义到被杀,陈胜仅仅折腾了半年光景,然而他却给世世代代受压迫的老百姓开了一个头儿。从他开始直到民初的白朗,反抗暴政的农民起义一桩桩史不绝书。无怪乎连唐太宗都不胜感慨:朝廷不过是条小船,老百姓才是那大江大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