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入公司以来,老大和公司领导人提及最多的是最小化成本,最大化的收益。在个人行事上,在这些时间里也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先讲产品。产品本身的设计扎根于生活现实,并以产品的目标发展。产品是现实生活的反射。产品的存在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每一个产品设计的背后都有深意。最小化成本,最大化收益背后的精干主义要求我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变得更加的“吝啬”,一切从简。这段时间接了个烫手山芋,帮助公司做内部的关于财务方面的系统,其中一个流程涉及到了销售部和财务部。基于现有的事实,这一块信息录入效率最高的方式应该放在销售部的销售助理这里来进行录入效率最高,因为每一个销售对自己负责的区域和酒店会比其他人更清楚,而财务部这边只需进行审核录入即可。和boss讨论后,boss从他的层面跟我算了一笔账。首先当前每一个销售助理的产量已经达到高峰,从公司的角度来看,结合现有的公司情况将这方面的内容给到销售助理并不合适。销售助理的产能已经达到极限,且招收一个合格的销售助理并不简单。接着考量到双方的争执出现在这个增加的人力放到何处。最终将这个人力放到财务部最好。为什么?增加一个行政的人力成本也就4000左右,而且这份工作,当前现实情况一天最多也就5个单子,录入5个单子只需要一个part-time的人力。放在财务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起到监督销售、服务销售的作用。单就这最后一点,就已经把这件事确定的很清楚了。所以从产品本身的高度和从更高的高度来看待一个问题,结果会出现非常大的不一样,这一点多次的提醒我必须要多跳出去再反问自己,站在领导者的角度,他想看到什么?Don't make he think。同样再讲这样一个简单的产品,根据和产品的实际使用用户的需求沟通,他原有的产品设计当中提供了很多减轻用户工作负担,让用户更高效使用的功能。但最后,我把这些好用的功能和设计去掉了。因为,从公司的整个层面,这个用户和其他销售有直接的联系,如果都通过系统来发送提醒,那么就很可能存在该使用用户不用去催促销售,这就很可能导致达不到催促销售的效果。从产品的目的来看,产品的体验这个时候就不用弄得过于人性化了。这就是在产品设计上的心思。但里面蕴含着的都是最小化成本,最大化收益的朴素的态度。
创业公司和大公司相比,在物质上必须带着镣铐前进,这个时候,就需要更加踏实、接地气的寻求方法,寻求资源去做产品,做公司。这也是被逼出来的极致。
PS:允许非商业性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这里只求真,没有真理。
微信公众号:PM范儿
记录一个不惧撞南墙的野路子产品经理的故事.
期待分享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