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3日,九江县中华贤母园主题雕塑主体工程完工。
地点:
九江县
类别:
文化
中华贤母园主雕塑 笔者摄于2022年5月
2013年5月23日,九江县中华贤母园主题雕塑主体工程完工。九江县投资5亿元打造中华贤母园,标志性建筑主题雕塑高29.8米,雕塑为一对母子眼神对视,母亲和蔼慈祥,儿子手拿书倾听母亲教诲,表达了母爱文化伟大。
中华贤母园地处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县中心,总地面积1100亩。贤母园以陶母、岳母及欧母地方属性为依托,以贤母文化为载体,以文化产业为目标,构建集文化展示、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贤母文化主题公园。整个园区将作为爱国主义、廉政爱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贤母文化等教育基地和母爱文化研究基地。
资料来源:九江县党史办、百度百科
贤母园建成时,柴桑区尚未成立,故本篇仍称之为九江县。为了便于历史表述,本系列采用人们更为熟知的老地名,如星子县、庐山、庐山区等。
2017年2月,贤母园元宵灯会 摄影:朱希实
贤母园的主题基于中国古代四大贤母的故事。贤母之说古已有之,汉代刘向所著《列女传》中记载了“孟母三迁”,塑造了第一位著名的贤母形象。由于汉代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催生了二十四孝为代表的孝子文化,自然也就伴随而产生了一批慈父和贤母。
不过贤母的代表性人物一直没有固定下来。孝子可以往变态上整,你割肉,我就把儿子埋了,反正都是为了举孝廉当官,不怕恶心往极致上弄就行,至于成名之后其人到底是个什么货色,并不重要。
贤母可不能这么搞,贤的极致是什么?若是举办贤母大赛,评分标准又是什么?
古代贤母的标准只有一个——母凭子贵。如果只生了女儿,当贤母的资格都没有;儿子若是猪脑子,你贤上天也没用;儿子忠孝两全外加武功盖世另有文采飞扬,你就是天下贤母第一名。当然,并非英雄伟人的母亲都能领到贤母奖状,总要有些母仪天下的正能量故事,这也是贤母精神被推崇的意义之所在。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无贬损孝子、贤母、慈父的意思,这些都是社会家庭稳定和亲情血脉的基石,如果不被推崇,甚至被唾弃,那就真是禽兽不如。笔者只是表述,某些榜样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咱们老百姓能学就学,万万不可照猫画虎,拿根大针在自己孩子背后搞刺青。纹身在入伍时有限制,本来还有希望当岳飞,你这么瞎搞,孩子只能当保安了。
岳母刺字瓷雕 笔者摄于中华贤母文化博物馆,2022年5月
中华四大贤母到民国才被确立。1941年4月,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院长朱家骅在全国妇女工作检讨会中致辞,提出了孟母(孟子之母)、陶母(晋代名将陶侃之母)、欧母(宋代文豪欧阳修之母)和岳母(岳飞之母)四位代表性人物。这四位母亲的孩子都是名垂千古、受人崇敬的人物,她们也都有贤惠教子的故事。孟母有三迁,陶母的“截发筵宾”、“封坛退鲊”,欧母的“画荻教子”,以及岳母的刺字。正是这些母亲熏陶与训导,她们的孩子们才能成为栋梁之才。母亲对子女道德与文化品位的影响,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需要注意的是,四大贤母都有一个背景:家庭贫苦。正是如此,才反衬出她们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的不易。贤母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文化传承的代表,比那些一大半是糟粕的孝子文化高太多了。
笔者摄于中华贤母文化博物馆,2022年5月
笔者有个疑惑:欧阳修之母是一直被称为欧母,还是朱家骅这位搞地质出身的政客没文化弄出来的?叫欧母合适么?欧阳这种复姓能简称为欧,诸葛亮的母亲是不是也可以叫诸母?
回来讲贤母园。九江县建贤母园最有力的支撑点是岳母,这里曾经是岳飞的封地(见《历史上的今天 · 1月27日 · 武穆王岳飞》,岳母墓至今尚存。陶母也是九江的,陶侃(陶渊明的曾祖父)原籍都昌,后迁居寻阳,但陶母墓的所在地争议比较大。欧阳修是吉安人,和九江没什么关系,只能说都是江西人。孟子是山东人,孟母三迁肯定没来过九江。总的来说,纪念四大贤母的文化园建在九江县,也是靠谱的。
贤母园里有四个独立的展馆,分别是中华贤母文化博物馆、陶母馆、岳母馆、金戈铁马苑(岳飞馆)。看得出,贤母园是在岳飞文化和岳母文化基础上提升拓展而来的。笔者以为,这个提升使得文化园的格局更大,可以讲述、挖掘的故事更多,也容易拓展外延。笔者近日参观了其中两个馆,中肯地说,展馆做得不错,在县区一级博物馆中算得上一流了。展馆缺乏实物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中华贤母园还是座庞大的主题公园,它在九江县新区连片的小区高楼包围中,这座占地千余亩,建筑密度极低的郁郁葱葱的山林湿地,是个特别的存在,仿佛纽约的中央公园一般。公园的园林设计、施工相当讲究,既有品质,更显大气,比九江主城区内的公园强太多了。
贤母园航拍 摄影:郑华,2022年5月
对于沙河人来说,这里就是自家的雅致清爽的后花园,白天带孩子玩耍,晚上蹲在广场前烤串,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惬意的时光。
笔者以为,亲近百姓、寓教于乐才是博物馆、教育基地、主题公园的终极奥义。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是介绍本地历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选取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发生在当日或当月的一个事件,配以相关的照片、新闻图片和文献书籍等影像资料,并对事件缘由及产生的影响作出适当的评述。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资料残缺,必有谬误及取舍失当之处,诚请批评指正。